动态列表

  • GPT-5难产内幕曝光!核心团队遭挖空,推理魔咒难破,靠英伟达续命
  • 哥大学生全员AI作弊?小哥「创业逆袭」:不用AI等于输在起跑线!
  • 天才美少女的开挂人生,首次揭晓!11岁自学微积分,17岁推翻40年难题
  • GPT-5难产,外媒爆料:性能提升不大,OpenAI高管Slack上当众破防
  • 19岁小哥伯克利辍学创业,获2800万美元融资,OpenAI投了
  • 通向L3的正确范式?理想i8全球首发VLA高阶辅助驾驶,我们帮你试了试
  • ICCV 2025 | EPD-Solver:西湖大学发布并行加速扩散采样算法
  • 刚刚,谷歌「IMO金牌」模型上线Gemini,数学家第一时间证明猜想
  • 一个模型超了DeepSeek R1、V3,参数671B,成本不到350万美元
  • 多模态后训练反常识:长思维链SFT和RL的协同困境
  • 库克打气苹果 AI:不拼首创,自信能主导市场;微信提现手续费下调至 0.01 元;Manus 推 Wide Research
  • 微软破4万亿,被裁员工扎心!70级工程师天价薪酬曝光:入职大礼包2700万
  • 港科大发布「大模型越狱攻击」评估基准,覆盖37种、6大类别方法
  • 刚刚,OpenAI神秘开源模型泄露!「闪现」1分钟被删,配置被网友扒光
  • 24岁辍学博士,小扎捧2.5亿薪酬包亲自上门抢人!AI顶薪已让NBA汗颜
  •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2026款东风奕派eπ008限时先享价17.36万元
  • 一切竞争,都变成了「AI 竞争」
  • 途深智合推出旗下AI科研品牌--追梦AI
  • 模型共享、数据互通、设施互连,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线「书生」科学发现平台
  • 一次中稿10篇ACL25,通义实验室 代码智能&对话智能团队 在研究什么
  • 联合三大蛋白质模型,仅需4~6周,定制癌细胞特效「识别器」
  • 全球首款通用AI科研智能体问世:我一个文科生用它写了份CRISPR基因编辑综述报告
  • 中国在AI领域超越美国已是板上钉钉?吴恩达:美国无法保持领先
  • 驯服复杂表格:九天重磅开源,开启「人与表格对话」智能新时代
  • 思维链监督和强化的图表推理,7B模型媲美闭源大尺寸模型
  • 超聚变亮相WAIC 2025 重构数智化平台,共建智能体时代
  • Manus大升级,100多个智能体并发给你做任务
  • 挖人上瘾的Meta又被员工吐嘈:不帮忙宣传项目,开源只会越来越糟
  • 机器人不只会抓和放!北京大学X银河通用「世界-动作模型」赋能全面泛化的非抓握技能
  • 火山引擎作为「AI 原生」基础设施,变得更强了
  • 英伟达回应「芯片后门」:不存在后门;大疆推 Osmo 360 全景相机,2999元;微软成第二家 4 万亿美元公司
  • WAIC唯一指定C位,AI「国家队」又赢麻了!秒懂Hinton伦敦腔,现场杀疯老外狂点赞
  • 首部法律LLM全景综述发布!双重视角分类法、技术进展与伦理治理
  • 小扎一夜反水,背刺开源!亲手葬送「Llama神话」,股价大涨12%
  • GPT-5发布倒计时?全网泄露来了:微软Copilot憋大招,GPT-5上线最后冲刺!
  • 17.98 万的乐道 L90,有多少蔚来的诚意,就有多少李斌的「求生欲」
  • ACL'25最佳论文独家解读:大模型有「抗改造」基因,现有后训练范式失灵预警
  • 当提示词优化器学会进化,竟能胜过强化学习
  • ACL 2025主会论文 | TRIDENT:基于三维多样化红队数据合成的LLM安全增强方法
  • 谷歌发布AlphaEarth基础模型:构建「地球版ChatGPT」,融合多源数据,实现10米级地球观测
  • 微软花重金做的Copilot,居然被WPS一个按钮给秒了?
  • 定义科学智能2.0:在WAIC,复旦与上智院的答案是开放协作、科学家为中心,以及一个「合作伙伴」
  • OpenAI提出的CLIP,被Meta联合谢赛宁、刘壮,扩展到全球300+语言
  • VLA-OS:NUS邵林团队探究机器人VLA做任务推理的秘密
  • XREAL One Pro 体验:AR 老炮的自我革命
  • WAIC UP! 之夜:一场关于AI与人类未来的星空思辨
  • AI 智能体,让每个人可以像科学家一样工作和思考
  • 刚刚,扎克伯格公开信:Meta不会开源全部模型
  • 没敲过代码的我,半小时「聊」出一个能用能分享的「小程序」
  • 把指纹焊死在频率上:抗微调神经网络指纹的硬核方案来了
  • 32.18万起!理想i8正面「硬刚」特斯拉Model X
  • 智能驾驶最大的障碍,不是懂车帝
  • 刚刚,DeepSeek梁文锋NSA论文、北大杨耀东团队摘得ACL 2025最佳论文
  • 小米青年公寓正式启用,1999 元/月;Meta AI 数据中心投入 720 亿美元;NBA 引入「AI 篮球」
  • AI百人榜刷屏,小扎照单全收?辛顿Ilya师徒霸榜,第二名竟是本科生
  • 炮轰黄仁勋,决裂奥特曼!1700亿美元估值背后,硅谷最不好惹的AI狂人
  • 别只盯着李飞飞!AI的「3D数据底座」已被这家中国公司悄悄建好
  • 无需准确传感信号!轻松搞定「多段软体机械臂」复杂位姿与形状控制
  • Nature 子刊 | DeepSeek落户超750家医院,清华团队剖析AI医疗监管隐忧
  • P图手残党有救了,豆包·图像编辑模型3.0上线,一个对话框搞定「增删改替」
  • 开出10亿美元天价,小扎挖人Mira创业公司惨遭拒:俺们不差钱
  • 当智能成为主要生产资料,硅基经济学引爆「AI+金融」
  • SPIRAL:零和游戏自对弈成为语言模型推理训练的「免费午餐」
  • 刚刚,OpenAI推出学习模式,AI教师真来了,系统提示词已泄露
  • 凌晨,Qwen又更新了,3090就能跑,3B激活媲美GPT-4o
  • AI安全上,开源仍胜闭源,Meta、UCB防御LLM提示词注入攻击
  • 字节辟谣「豆包汽车」:无造车计划;英伟达市值突破4.3 万亿美元;传特斯拉将推「低价赛博皮卡」
  • 科学能力太强,这个多模态推理「六边形战士」被严重低估!Intern-S1开源登顶
  • 全球首次,「AI记忆」开源落地!MIRIX同步上线APP
  • GPT-5基准测试泄露,被曝两天后发布?打Minecraft震撼开挂网友直呼封神
  • 马斯克偷偷憋了个大招!Grok秒出《阿凡达》画质,好莱坞瑟瑟发抖?
  • 理想i8正式发布:首款纯电SUV,售价32.18万元起
  • WAIC 2025大黑马,一个「谢耳朵AI」如何用分子式超越Grok-4
  • 通义实验室大火的 WebAgent 续作:全开源模型方案超过GPT4.1 , 收获开源SOTA
  • 这家国内公司,在给具身智能技术栈做「通解」
  • ACL首届博士论文奖公布,华人学者李曼玲获荣誉提名
  • 全球首个全链式空间天气AI预报模型“风宇”!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牵头,联合南昌大学、华为共同研发
  • LeCun出手,造出视频世界模型,挑战英伟达COSMOS
  • 联合十余家国产生态,商汤大装置发布“算力Mall”,打造算力超级市场
  • 用说的就能做 App,这家公司想做 AI 时代的 ins
  • 从数字人到「有温度的」机器人,京东把 AI 深度应用的路线图「摸透」了
  • 开启RL Scaling新纪元,siiRL开源:完全分布式强化学习框架,支持超千卡规模高效训练
  • 共青年之智,铸AGI未来|2025 WAIC云帆奖得主名单揭晓
  • 阿里再开源,全球首个MoE视频生成模型登场,电影级美学效果一触即达
  • 不靠海量数据,如何精准喂养大模型?上交Data Whisperer:免训练数据选择法,10%数据逼近全量效果
  • WAIC2025,斑马智行元神AI获国际测评机构全项第一
  • 蛋白质基座的GPT时代来了?AMix用Test-time Scaling让蛋白质设计迈向通用智能
  • Allegro-FM:剑指分子动力学基础模型,零样本预测89种元素及复杂反应
  • AI 上新|不会用 PS 的我,却敢去小红书上接「设计单」了
  • GMI Cloud 于 WAIC 2025 展现全栈 AI 基建实力,破解出海成本与效率难题
  • WAIC 2025: 斑马智行元神AI大模型,获全球机构测评第一
  • 国内首例!由钉钉AI平台训练的豆蔻大模型通过妇产科主任医师考试
  • 闭幕式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成功举办
  • 智谱发布新一代基座模型GLM-4.5:开源、高效、低价,专为智能体而生
  • AI Agents的“超级大脑”来了 阿里云正式发布无影Agentbay
  • WAIC 2025前探:AI硬件如何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 这届WAIC,无问芯穹发布了三个「盒子」
  • 「幻觉」竟是Karpathy十年前命名的?这个AI圈起名大师带火了多少概念?
  • EvaLearn:AI下半场的全新评测范式!
  • 蚂蚁数科发布金融推理大模型 助力金融机构加速落地智能体应用
  • 2025 WAIC容联云AI AGENT论坛启幕,以技术引擎驱动产业智能跃迁
  • 商汤大装置亮相WAIC 2025,多项标志性成果打造AI基础设施新范式
  • 广大、清华等开发EdgeAIGC,让边缘缓存命中率飙升41%,AIGC延迟与成本双降
  • WAIC直击|快手可灵AI引领「生成式AI应用元年」,累计生成超2亿视频
  • 硬核「吵」了30分钟:这场大模型圆桌,把AI行业的分歧说透了
  • ICCV 2025|UV-CoT:无监督视觉推理新突破,偏好优化重塑图像级思维链
  • 扣子开源全家桶,Apache 2.0加持,AI Agent又一次卷到起飞
  • 多模态大模型,真的「懂」世界吗?——揭秘 MLLM 的核心知识缺陷
  • 具身智能,腾讯「低调入局」
  • 首次结合RL与SFT各自优势,动态引导模型实现推理⾼效训练
  • 特斯拉廉价 Model Y 减配内饰曝光;Firefox 终止中国账户运营;宇树王兴兴:经常偷懒,用 AI 写代码|极客早知道
  • CEO卷走24亿,二号员工血亏99%!30亿Windsurf梦碎内幕曝光
  • 90后养老就靠它?清华系机器人WAIC炫技,叠衣取货秀翻全场
  • 谁是Adam?NeurIPS 2025审稿爆年度最大笑话!Hinton也曾被拒稿
  • Nature子刊 | 上交突破极限,端到端无人机高速避障,可微分物理实现
  • 菲尔兹奖得主深度参与,WAIC全方位探讨「AI for Math」
  • AI遇上华夏上古,复旦、上智院、上海创智学院联合发布早期中华文明多模态大模型
  • AI Agent 第一波浪潮过后,OPPO 是怎么闷声做出第一个爆款的?
  • Vibe Coding 开赛,阿里靠新模型赢麻了?
  • 钛动科技发布首个全球营销 AI Agent,改写中国品牌出海「新叙事」
  • 你的AI管家可能正在「拆家」?最新研究揭秘家⽤具⾝智能体的安全漏洞
  • 把《坤舆万国全图》装进口袋,扫描全能王黑科技亮相2025WAIC
  • ACL 2025|驱动LLM强大的过程级奖励模型(PRMs)正遭遇「信任危机」?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分子之心发布10大解决方案 AI蛋白设计迈入“可编程”时代
  • 离线智能,什么时候迎来 DeepSeek 时刻?
  • 阿里模型三连发闪耀WAIC,中国开源模型“周级迭代”引领AI新变革
  • Anthropic 最新估值超 1500 亿美元;首款国产消费级 6nm GPU 亮相;100% 预防艾滋神药获准上市

Hinton预言成真,美国大学生掀起本科辍学潮!月入万刀修马桶,不怕AI裁员



  新智元报道  

编辑:Aeneas 桃子
【新智元导读】Hinton的预言言灵了!美国Z世代,不少已经彻底放弃大学梦,投身蓝领行业。从焊接到水管工,他们干得风生水起,不仅时薪高,工作还稳定,甚至不少00后已经变身企业老板。而他们,也成为唯一不怕被AI替代的年轻人。

美国Z世代中,很多人已经彻底放弃了大学梦。

还有很多人,大学读到一半就决定辍学,坚决投身蓝领行业!

现在在美国想找一份工作,对于20多岁的Z世代来说,简直是地狱开局。

如今,AI颠覆人类岗位的速度越来越快。Perplexity首席执行官Aravind Srinivas曾预测,未来6个月,AI就能干掉招聘专员和行政助理。

时间线,短得让人心慌。

来自Zety的最新报告数据更扎心:65%的Z世代认为「毕业即失业」,大学文凭成为一张废纸,无法抵御AI带来的失业风险。

18%的人对未来十年职业前景,几乎没有信心;还有43%的人已经改行了。

技术工种,成为了Z世代的「转战地」。目前,已经有超一半的人(53%),正认真考虑未来从事蓝领岗位。

这代年轻人,真要成为「失落的一代」了?


美国年轻人
听Hinton的话,放弃大学学位去做水管工


现在,Hinton建议大家去做水管工的话,含金量还在上升。

毕竟,现在美国的大学学费已经突破了20万美元,还很可能一毕业就失业,再背上几十年的沉重学贷。

越来越多的Z世代已经用脚投票了:放弃四年制学位,开展技工职业生涯!

现在,从焊接到园林绿化,这些实用技能获得了年轻人的热烈追捧。

而美国大学的入学率,竟然罕见地出现了下滑的情况——跟2011年比,现在的传统大学的入学学生直接爆降两百万。

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的大学学位一直被吹捧为成功职业生涯的必备条件。

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四年制公立大学的平均学费上涨了140%以上,如今的公立学校四年总费用,涨到了11万美元,私立学校则为22.5万美元。

而那些大科技公司的香饽饽职位,如今却动不动就宣布裁员。

越来越多的Z世代,开始涌入蓝领行业!

当蓝领,赚大钱


Morgan Bradbur现在就是一名焊接工。她在十几岁时,想的一直是去大学攻读工程或物理治疗专业。

不过在参加童子军时,她迷上了焊接。这种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东西的感觉,发挥了她的工程天赋和动手能力天赋。

高中毕业后,她没有去大学,而在一家职业学校的环球技术学院上了几个月的焊接课程。

为此,她付出了22000美元的昂贵学费,但比起大学学费,却只是很小一部分。

最终,Morgan在BAE找到了一份三级焊工的工作。才19岁,她的年收入就已经达到了57000美元。

只用了两年,她就升级为二级钳工,在Norfolk的美国海军舰艇上工作,每天都工作时间为早上7:15到下午4:00。

在未来,她希望创办一家非营利组织,向更多女性推广焊接工作。

24岁的Chase Gallagher,在18岁时就已经创办了自己的企业CMG Landscaping。

从大概12岁起,他就开始从事园林绿化行业。到18岁时,他的客户已经有80多个。

白天,他在外面跑生意,晚上在家上网课。在高三一年,他就赚了125万美元。他没有把这笔钱花在大学学费上,而是直接创业。

现在,他团队里的每个工作人员,每天平均能赚到3000到6000美元。

而且,他还想把企业变成一家私募股权公司,跟家政公司合作,或者直接买入它们再卖出。

有同样经历的,是Zechariah Osburn。

填写大学志愿表时,他感到害怕:害怕上学,害怕整日坐在办公桌前。然而他的成绩一直很好,读本科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在最后一刻,他放弃了去读大学。

后来,他决定将自己的园艺副业发展成全职工作。到20岁时,他已经是Z's Exterior Services公司的老板,为客户提供草坪护理、地膜覆盖、高压清洗和其他园艺服务。

现在,他已经雇佣了不少全职和兼职员工。

在Ins上,Osburn已经成为一名网红

2022年,22岁的Ryan Daniels在佛罗里达大学读完大一后,放弃了大学学业,全身心投入高压清洗事业。

而这么做的人,其实并非少数。

美国,掀起职校热潮


对一些人来说,转型做蓝领,意味着放弃父母、兄弟姐妹以及无数成长电影所描绘的大学梦。

但很显然,如今美国学生的大学梦正在破碎。

Indeed在2025年的一项调查发现,Z世代最容易认为,获得大学学位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

总之,除了金字塔尖的少数幸运儿,怎么看Z世代选择蓝领都是更优的选择。

现在,美国蓝领工作的起薪约为每小时23.43美元。

在同期的毕业季,蓝领职位的招聘人数要远远高于白领职位。

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建筑行业入门级职位的平均起薪约为每小时19美元,最高可达每小时45美元。

维护和维修工作的起薪约为每小时14美元,但最高可达每小时44美元。

Indeed数据显示,电工和水管工的平均时薪约为29美元。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数据显示,2025年初,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显著恶化」,失业率从一年前的4.6%跃升至5.8%。

与此同时,许多蓝领工作的年薪稳定在了六位数,看起来前景大好。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美国增长最快的职业是风力涡轮机技术人员和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工,其次是医疗保健行业,以及一些科技行业的职位,如数据分析师或信息安全分析师。


毕业即失业,数据太残酷


而且,从华尔街到硅谷,AI的「抢饭碗」大戏已然上演。

上月中旬,Anthropic发布的最新AI助手,几乎能完成普通华尔街公司的金融实习生所做的所有工作。

Shopify首席执行官Tobias Lütke更是对HR下达了命令,在招人之前,必须先讲清Agent不能胜任这项工作的原因。

Duolingo也是如此,高管在内部喊话:想招人,先证明AI干不了这活儿!

如今看来,AI的威胁早已不是「狼来了」,而是真切地发生在我们身边。

尤其是,对于二十几岁的毕业青年来说,当下确实是一个格外艰难的时期。

今年4月,纽约联储一份报告直接泼冷水:

22岁-27岁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创疫情以来最高纪录。


并且,与整体劳动市场的失业率差距,也达到了自1990年以来的顶峰。


撇去更宏观的因素不讲,AI是导致这一结果最重要的因素。

曾经需要入门级员工——即应届毕业生完成的工作,如今GenAI基本全能胜任了。

对此,康奈尔大学教授John McCarthy警告称,「AI对早期职业的冲击已经很明显,但令人担忧的是,这一代年轻人可能面临永久性的职业路径重塑」。

正如Zety报告中所言,72%的Z世代认为,未来5年入门级白领岗位可能会减少,17%的甚至认为这些岗位将被彻底淘汰。

AI把就业机会挤没了,这无异于撕毁了年轻一代的「社会契约」。

更糟的是,越来越多人的求职争抢顶尖实习机会,甚至是「拼爹找关系」,普通人想要逆袭更难了。

McCarthy感慨道,「我确实担心,整整一个群体,也就是在AI早期转型阶段毕业的这批人,可能会成为『失落的一代』」。


53%年轻人转技工,蓝领成香饽饽


当传统的职业道路变得不再安稳,许多人开始主动「求变」。要么转行,要么充电学习新技能,特别转向了「技术工种」。

Z世代们不再迷信传统的职场晋升路线,反而更看好那些实操性强、不容易被AI取代的工作。

Zety职业专家Jasmine Escalera将这种现象称之为「AIxiety Pivot」,即AI焦虑驱动下的职业转型。

目前,已有40%的人在自学新技能或考取职业证书,29%在考虑转行,18%出于挫败感而「报复性海投简历」。

在调查中,被问及哪种职业最不容易被AI取代,Z世代的回答也是非常现实——

53%看好蓝领和技术工种,比如建筑、管道、电工;还有7%选择了「以人为本」的职业,比如医疗保健、教育、社会工作。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53%的人正考虑从事蓝领或技术工种。AI 是一个主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原因。

最大因素在于,薪酬高于当前岗位预期,并且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无需大学文凭,更快进入职场。


AI「死亡名单」,TOP 40职业危了


前段时间,微软还发布了41页论文,全面统计了最容易被AI取代的职业名单。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507.07935

毋庸置疑,餐厅洗碗工肯定不在名单之列,而大部分996白领员工,却被AI一记重锤砸醒。

论文中,团队分析了20万个用户与Bing Copilot的匿名真实对话数据,并提出了一个「AI适用性分数」。

这个指标,专门是用来衡量哪些岗位,容易被AI替代。其中考量了,AI在该领域的适用频率,以及应用的成功度。

结果显示,最危险的职业,大都与信息提供、写作、教学、建议咨询有关。

AI可取代的TOP 40岗位中,翻译、历史学家、销售代表、撰稿人、作家、客服代表这类岗位,全部上榜。

反观那些最不可能被AI取代的职业,画风完全不同了——

有重型机械和摩托艇操作员、家政人员、屋顶工、按摩治疗师、洗碗工。

这些职业,基本上需要在真实世界中「真刀真枪」的干活,AI即便再强,也暂时无法攻占体力劳动的领地。

换句话说,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是,薪水低、体力活多的工作,反而成了AI时代的安全区。

不过,微软还抛出了一个安慰剂,「我们的数据并未表明AI正在执行任何一种职业的全部工作活动」。

这意味着,对于许多工作来说,AI并不能100%接管所有任务。

不过,这份研究就像给职场人敲响了警钟——AI正改变游戏规则,未来充满了变数。

参考资料:
https://www.cpapracticeadvisor.com/2025/07/29/65-of-gen-z-concerned-over-ai-consider-switch-to-trade-career/ 
https://gizmodo.com/ai-is-already-disrupting-labor-and-recent-grads-could-be-a-lost-generation-2000637470  
https://futurism.com/microsoft-list-jobs-replaced-ai


<br>


    <a class="media_tool_meta meta_primary"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MTA0MTk1MA==&amp;mid=2652616019&amp;idx=1&amp;sn=b5a8aac9f2aa9776ad1e230bab824ed6&amp;chksm=f09a7f86cc00c86f7fe663acf2eb0abf6ff2ac9d5a622c40a6b241dfc136ba8aee088c347c29&amp;scene=0#rd"  target="_blank">文章原文</a>
    <br>




<img alt="" class="" height="1px" src="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www.jintiankansha.me/rss_static/5418/QTeNEI7hIQ&amp;maxage=1y"  width="1px"></div></div></body></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