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列表

  • 九天大模型大变身:性能狂飙35%!还能一键P大象
  • 万亿参数狂欢!一文刷爆2025年七大顶流大模型架构
  • 豪拒15亿美金天价Offer,硅谷最狂AI巨星身份曝光!小扎、奥特曼抢破头
  • 兔子蹦迪疯传,5亿观看!全球恐慌:一段AI视频把全人类拉入虚拟现场
  • 全网苦等GPT-5,超级对齐团队遗作成重要线索,奥特曼发话「惊喜很多」
  • 图灵奖得主Sutton再突破:强化学习在控制问题上媲美深度强化学习?
  • OpenAI IMO金牌团队爆料:AI拒绝作答第六题
  • ​特斯拉车祸,被判赔偿超 2 亿美元;传 OpenAI 将推 10 美元「亲民订阅」;影石刘靖康:祝贺同行大疆推全景相机
  • GPT-5难产内幕曝光!核心团队遭挖空,推理魔咒难破,靠英伟达续命
  • 哥大学生全员AI作弊?小哥「创业逆袭」:不用AI等于输在起跑线!
  • Hinton预言成真,美国大学生掀起本科辍学潮!月入万刀修马桶,不怕AI裁员
  • 天才美少女的开挂人生,首次揭晓!11岁自学微积分,17岁推翻40年难题
  • GPT-5难产,外媒爆料:性能提升不大,OpenAI高管Slack上当众破防
  • 19岁小哥伯克利辍学创业,获2800万美元融资,OpenAI投了
  • 通向L3的正确范式?理想i8全球首发VLA高阶辅助驾驶,我们帮你试了试
  • ICCV 2025 | EPD-Solver:西湖大学发布并行加速扩散采样算法
  • 刚刚,谷歌「IMO金牌」模型上线Gemini,数学家第一时间证明猜想
  • 一个模型超了DeepSeek R1、V3,参数671B,成本不到350万美元
  • 多模态后训练反常识:长思维链SFT和RL的协同困境
  • 库克打气苹果 AI:不拼首创,自信能主导市场;微信提现手续费下调至 0.01 元;Manus 推 Wide Research
  • 微软破4万亿,被裁员工扎心!70级工程师天价薪酬曝光:入职大礼包2700万
  • 港科大发布「大模型越狱攻击」评估基准,覆盖37种、6大类别方法
  • 刚刚,OpenAI神秘开源模型泄露!「闪现」1分钟被删,配置被网友扒光
  • 24岁辍学博士,小扎捧2.5亿薪酬包亲自上门抢人!AI顶薪已让NBA汗颜
  •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2026款东风奕派eπ008限时先享价17.36万元
  • 一切竞争,都变成了「AI 竞争」
  • 途深智合推出旗下AI科研品牌--追梦AI
  • 模型共享、数据互通、设施互连,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线「书生」科学发现平台
  • 一次中稿10篇ACL25,通义实验室 代码智能&对话智能团队 在研究什么
  • 联合三大蛋白质模型,仅需4~6周,定制癌细胞特效「识别器」
  • 全球首款通用AI科研智能体问世:我一个文科生用它写了份CRISPR基因编辑综述报告
  • 中国在AI领域超越美国已是板上钉钉?吴恩达:美国无法保持领先
  • 驯服复杂表格:九天重磅开源,开启「人与表格对话」智能新时代
  • 思维链监督和强化的图表推理,7B模型媲美闭源大尺寸模型
  • 超聚变亮相WAIC 2025 重构数智化平台,共建智能体时代
  • Manus大升级,100多个智能体并发给你做任务
  • 挖人上瘾的Meta又被员工吐嘈:不帮忙宣传项目,开源只会越来越糟
  • 机器人不只会抓和放!北京大学X银河通用「世界-动作模型」赋能全面泛化的非抓握技能
  • 火山引擎作为「AI 原生」基础设施,变得更强了
  • 英伟达回应「芯片后门」:不存在后门;大疆推 Osmo 360 全景相机,2999元;微软成第二家 4 万亿美元公司
  • WAIC唯一指定C位,AI「国家队」又赢麻了!秒懂Hinton伦敦腔,现场杀疯老外狂点赞
  • 首部法律LLM全景综述发布!双重视角分类法、技术进展与伦理治理
  • 小扎一夜反水,背刺开源!亲手葬送「Llama神话」,股价大涨12%
  • GPT-5发布倒计时?全网泄露来了:微软Copilot憋大招,GPT-5上线最后冲刺!
  • 17.98 万的乐道 L90,有多少蔚来的诚意,就有多少李斌的「求生欲」
  • ACL'25最佳论文独家解读:大模型有「抗改造」基因,现有后训练范式失灵预警
  • 当提示词优化器学会进化,竟能胜过强化学习
  • ACL 2025主会论文 | TRIDENT:基于三维多样化红队数据合成的LLM安全增强方法
  • 谷歌发布AlphaEarth基础模型:构建「地球版ChatGPT」,融合多源数据,实现10米级地球观测
  • 微软花重金做的Copilot,居然被WPS一个按钮给秒了?
  • 定义科学智能2.0:在WAIC,复旦与上智院的答案是开放协作、科学家为中心,以及一个「合作伙伴」
  • OpenAI提出的CLIP,被Meta联合谢赛宁、刘壮,扩展到全球300+语言
  • VLA-OS:NUS邵林团队探究机器人VLA做任务推理的秘密
  • XREAL One Pro 体验:AR 老炮的自我革命
  • WAIC UP! 之夜:一场关于AI与人类未来的星空思辨
  • AI 智能体,让每个人可以像科学家一样工作和思考
  • 刚刚,扎克伯格公开信:Meta不会开源全部模型
  • 没敲过代码的我,半小时「聊」出一个能用能分享的「小程序」
  • 把指纹焊死在频率上:抗微调神经网络指纹的硬核方案来了
  • 32.18万起!理想i8正面「硬刚」特斯拉Model X
  • 智能驾驶最大的障碍,不是懂车帝
  • 刚刚,DeepSeek梁文锋NSA论文、北大杨耀东团队摘得ACL 2025最佳论文
  • 小米青年公寓正式启用,1999 元/月;Meta AI 数据中心投入 720 亿美元;NBA 引入「AI 篮球」
  • AI百人榜刷屏,小扎照单全收?辛顿Ilya师徒霸榜,第二名竟是本科生
  • 炮轰黄仁勋,决裂奥特曼!1700亿美元估值背后,硅谷最不好惹的AI狂人
  • 别只盯着李飞飞!AI的「3D数据底座」已被这家中国公司悄悄建好
  • 无需准确传感信号!轻松搞定「多段软体机械臂」复杂位姿与形状控制
  • Nature 子刊 | DeepSeek落户超750家医院,清华团队剖析AI医疗监管隐忧
  • P图手残党有救了,豆包·图像编辑模型3.0上线,一个对话框搞定「增删改替」
  • 开出10亿美元天价,小扎挖人Mira创业公司惨遭拒:俺们不差钱
  • 当智能成为主要生产资料,硅基经济学引爆「AI+金融」
  • SPIRAL:零和游戏自对弈成为语言模型推理训练的「免费午餐」
  • 刚刚,OpenAI推出学习模式,AI教师真来了,系统提示词已泄露
  • 凌晨,Qwen又更新了,3090就能跑,3B激活媲美GPT-4o
  • AI安全上,开源仍胜闭源,Meta、UCB防御LLM提示词注入攻击
  • 字节辟谣「豆包汽车」:无造车计划;英伟达市值突破4.3 万亿美元;传特斯拉将推「低价赛博皮卡」
  • 科学能力太强,这个多模态推理「六边形战士」被严重低估!Intern-S1开源登顶
  • 全球首次,「AI记忆」开源落地!MIRIX同步上线APP
  • GPT-5基准测试泄露,被曝两天后发布?打Minecraft震撼开挂网友直呼封神
  • 马斯克偷偷憋了个大招!Grok秒出《阿凡达》画质,好莱坞瑟瑟发抖?
  • 理想i8正式发布:首款纯电SUV,售价32.18万元起
  • WAIC 2025大黑马,一个「谢耳朵AI」如何用分子式超越Grok-4
  • 通义实验室大火的 WebAgent 续作:全开源模型方案超过GPT4.1 , 收获开源SOTA
  • 这家国内公司,在给具身智能技术栈做「通解」
  • ACL首届博士论文奖公布,华人学者李曼玲获荣誉提名
  • 全球首个全链式空间天气AI预报模型“风宇”!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牵头,联合南昌大学、华为共同研发
  • LeCun出手,造出视频世界模型,挑战英伟达COSMOS
  • 联合十余家国产生态,商汤大装置发布“算力Mall”,打造算力超级市场
  • 用说的就能做 App,这家公司想做 AI 时代的 ins
  • 从数字人到「有温度的」机器人,京东把 AI 深度应用的路线图「摸透」了
  • 开启RL Scaling新纪元,siiRL开源:完全分布式强化学习框架,支持超千卡规模高效训练
  • 共青年之智,铸AGI未来|2025 WAIC云帆奖得主名单揭晓
  • 阿里再开源,全球首个MoE视频生成模型登场,电影级美学效果一触即达
  • 不靠海量数据,如何精准喂养大模型?上交Data Whisperer:免训练数据选择法,10%数据逼近全量效果
  • WAIC2025,斑马智行元神AI获国际测评机构全项第一
  • 蛋白质基座的GPT时代来了?AMix用Test-time Scaling让蛋白质设计迈向通用智能
  • Allegro-FM:剑指分子动力学基础模型,零样本预测89种元素及复杂反应
  • AI 上新|不会用 PS 的我,却敢去小红书上接「设计单」了
  • GMI Cloud 于 WAIC 2025 展现全栈 AI 基建实力,破解出海成本与效率难题
  • WAIC 2025: 斑马智行元神AI大模型,获全球机构测评第一
  • 国内首例!由钉钉AI平台训练的豆蔻大模型通过妇产科主任医师考试
  • 闭幕式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成功举办
  • 智谱发布新一代基座模型GLM-4.5:开源、高效、低价,专为智能体而生
  • AI Agents的“超级大脑”来了 阿里云正式发布无影Agentbay
  • WAIC 2025前探:AI硬件如何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 这届WAIC,无问芯穹发布了三个「盒子」
  • 「幻觉」竟是Karpathy十年前命名的?这个AI圈起名大师带火了多少概念?
  • EvaLearn:AI下半场的全新评测范式!
  • 蚂蚁数科发布金融推理大模型 助力金融机构加速落地智能体应用
  • 2025 WAIC容联云AI AGENT论坛启幕,以技术引擎驱动产业智能跃迁
  • 商汤大装置亮相WAIC 2025,多项标志性成果打造AI基础设施新范式
  • 广大、清华等开发EdgeAIGC,让边缘缓存命中率飙升41%,AIGC延迟与成本双降
  • WAIC直击|快手可灵AI引领「生成式AI应用元年」,累计生成超2亿视频
  • 硬核「吵」了30分钟:这场大模型圆桌,把AI行业的分歧说透了
  • ICCV 2025|UV-CoT:无监督视觉推理新突破,偏好优化重塑图像级思维链
  • 扣子开源全家桶,Apache 2.0加持,AI Agent又一次卷到起飞
  • 多模态大模型,真的「懂」世界吗?——揭秘 MLLM 的核心知识缺陷
  • 具身智能,腾讯「低调入局」
  • 首次结合RL与SFT各自优势,动态引导模型实现推理⾼效训练
  • 特斯拉廉价 Model Y 减配内饰曝光;Firefox 终止中国账户运营;宇树王兴兴:经常偷懒,用 AI 写代码|极客早知道

GUI定位还在玩「非黑即白」?浙大团队提出GUI-G²,显著提升GUI智能体定位性能

图片

本文第一作者唐飞,浙江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是 GUI Agent、多模态推理等。本文通讯作者沈永亮,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大模型推理、多模态大模型、智能体等。

1. 研究背景和方法亮点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GUI 智能体(GUI Agent)正在成为下一个技术风口。这些 "数字助手" 能够像人类一样,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自动操控电脑、手机等设备界面,从发邮件到编辑文档,几乎无所不能。想象一下,你只需说一句 "帮我在地图上添加个标记",AI 就能自动找到按钮并完成操作 —— 这就是 GUI 智能体的魅力所在。

但要实现这一切,有一个关键技术环节不能忽视:GUI Grounding(图形界面定位)。这是 GUI 智能体的 "眼睛" 和 "手",负责将自然语言指令精确映射到屏幕上的具体像素位置。就像人类看到 "点击保存按钮" 时能迅速定位并操作一样,GUI Grounding 让 AI 能够 "看懂" 界面并知道该点击哪里。

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实际上充满挑战。现有的 GUI Grounding 方法普遍存在一个致命缺陷:它们把复杂的空间交互简化成了 "非黑即白" 的二元判断。

具体来说,当前主流方法采用的是二元奖励机制 —— 要么完全正确(奖励 = 1),要么完全错误(奖励 = 0)。这就像用 "及格 / 不及格" 来评价射击成绩:只要没打中靶心,哪怕子弹擦边而过,也和完全脱靶一样被判为 "0 分"。

这种评判标准带来了三大问题:

  • 学习信号稀疏:模型在训练初期很难获得有效反馈,就像蒙着眼睛射箭,根本不知道朝哪个方向改进。;

  • 忽视空间连续性:界面交互本质上是连续的空间过程,距离目标 1 像素和距离 100 像素理应得到不同的评价,但二元机制完全忽略了这种差异。;

  • 与人类点击行为不符:作者通过分析 AITW 数据集发现,人类点击行为天然地遵循以目标为中心的高斯分布模式,而现有方法完全背离了这一自然规律。

更关键的是,GUI 界面元素具有天然的二维空间属性 —— 它们是有面积、有边界的区域,而不是抽象的点。用户可以在按钮的任意位置成功点击,只要在边界内即可。但传统的二元奖励机制完全忽略了这种空间特性,将丰富的几何信息简化为单一的 "中心点命中判断"。

图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关键问题摆在了研究者面前:

“GUI Grounding 是否有更适合该任务特性的奖励机制?”

来自浙江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新方法 ——GUI-G²(GUI Gaussian Grounding Rewards),一个将 GUI 交互从离散的 "打靶游戏" 转变为连续的 "空间建模" 的全新方案。

  • 论文地址: https://arxiv.org/pdf/2507.15846

  • 项目主页:https://zju-real.github.io/GUI-G2

  • GitHub:https://github.com/ZJU-REAL/GUI-G2

  • Huggingface Paper: https://huggingface.co/papers/2507.15846

2.GUI-G² 框架:让 AI 学会 "人性化" 点击

图片

面对传统二元奖励的局限性,研究团队提出了 GUI-G²(GUI Gaussian Grounding Rewards)框架,核心思想是:既然人类的点击行为遵循高斯分布,为什么不让 AI 也这样学习?

GUI-G² 的创新之处在于将 GUI 元素建模为二维高斯分布,而非简单的点或矩形框。这一设计带来了三个关键突破:

1. 双重高斯奖励机制:

a) 高斯点奖励(Gaussian Point Rewards):评估定位精度,奖励值随着预测中心与目标中心的距离呈指数衰减。就像射击比赛中,越靠近靶心得分越高。

b) 高斯覆盖奖励(Gaussian Coverage Rewards):评估空间重叠度,通过测量预测分布与目标区域的重叠程度,确保模型理解元素的完整空间范围。

2. 自适应方差机制:不同界面元素的尺寸差异巨大 —— 从几像素的小图标到全屏的面板。GUI-G² 引入自适应方差机制,根据元素实际尺寸动态调整高斯分布的 "容错范围":(1)小图标:要求精确定位(小方差)(2)大按钮:允许更大的空间误差(大方差)。这就像人类的点击习惯 —— 对小目标更加小心,对大目标相对宽松。

3. 连续空间优化:与传统方法在目标框边界处出现 "奖励悬崖" 不同,GUI-G²在整个界面平面提供平滑的梯度信号。模型在任何位置都能获得有意义的反馈,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

3、实验结果

研究团队在三个主流 GUI 定位基准上进行了全面评估。性能表现亮眼 ScreenSpot: 92.0% 准确率;ScreenSpot-v2: 93.3% 准确率;ScreenSpot-Pro: 47.5% 准确率,比 UI-TARS-72B 提升 24.7%。特别值得注意的是,GUI-G2-7B 仅用 7B 参数就超越了 72B 参数的大型模型,展现了惊人的效率优势。

图片

4、训练动态分析

对比实验显示,传统稀疏奖励在训练过程中表现出严重的不稳定性 —— 奖励值剧烈波动,距离目标中心的收敛过程杂乱无章。而 GUI-G² 展现出单调平滑的收敛曲线,从 290 像素逐步优化到 150 像素,学习过程清晰可控。

图片

5、消融研究证实设计合理性

  • 移除覆盖奖励:性能下降至 92.1%(-1.2%)

  • 移除点奖励:性能下降至 90.2%(-3.1%)

  • 限制奖励范围:仅在目标框内提供高斯奖励,性能下降 4.9%

  • 固定方差机制:使用统一方差参数,性能仅 87.8%,比自适应机制低 5.5 个百分点

图片

这些结果证实了双重奖励机制的必要性,以及全空间连续反馈的重要作用。

6、虚假奖励实验:验证方法的本质有效性

为了证明 GUI-G² 的提升并非来自于强化学习的 "虚假刺激效应",研究团队特意设计了对照实验 —— 使用完全随机的奖励信号进行训练:

  • 连续随机奖励 U (0,1):从 90.6% 逐步下降至 87.9%(-2.7%)

  • 二元随机奖励 {0,1}:从 88.6% 快速跌至 84.5%(-4.1%)

实验结果表明,虚假的随机奖励只会让性能持续恶化,这有力证明了 GUI-G² 的性能提升源于其科学的空间建模机制,而非强化学习过程中的偶然因素。

图片

7、GUI-G²总结

GUI-G²通过三个核心创新重新定义了GUI交互的本质:引入双重高斯奖励机制,同时优化定位精度和空间覆盖;设计自适应方差机制,根据元素尺寸动态调整容错范围;实现连续空间优化,为模型提供平滑的全域梯度信号。这一框架将GUI定位从稀疏的二元优化转变为密集的连续奖励反馈,在三个基准测试中均取得显著提升。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