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君 2025-08-15 11:47 江苏
本篇介绍的论文是《DPoser-X: Diffusion Model as Robust 3D Whole-body Human Pose Prior》。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名为DPoser-X的创新方法,它利用扩散模型作为强大的先验,来解决复杂且富有挑战性的3D全身人体姿态建模问题。该方法不仅统一了多种以姿态为中心的任务,还在多个基准测试中取得了SOTA(State-of-the-art)的效果,为该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
作者: Junzhe Lu, Jing Lin, Hongkun Dou, Ailing Zeng, Yue Deng, Xian Liu, Zhongang Cai, Lei Yang, Yulun Zhang, Haoqian Wang, Ziwei Liu
机构: 清华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nuttacon、英伟达、商汤科技、上海交通大学
录用会议: ICCV 2025 (Oral)
研究背景
3D人体姿态估计的目标是从图像或视频中恢复人体的三维姿态。这是一个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非常基础且重要的任务,在虚拟现实、人机交互、医疗健康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然而,构建一个通用且鲁棒的全身人体姿态先验模型(prior model)一直是个难题。这主要是因为人体姿态本身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复杂性(铰接式结构),同时,高质量的、包含全身(身体、手部、面部)细节的3D姿态数据集又非常稀缺。
现有的方法,如VPoser,虽然在特定部位的姿态建模上表现不错,但在处理全身姿态时,往往难以捕捉到身体、手部和面部之间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导致生成的姿态不够自然或准确。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研究者们提出DPoser-X,一个基于扩散模型的3D全身人体姿态先验。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是一类强大的生成模型,它通过模拟一个从数据到噪声的“扩散”过程,然后学习逆转这个过程来生成新的数据。DPoser-X巧妙地利用了扩散模型的这一特性。
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各种姿态相关的任务,如姿态生成、人体网格恢复(human mesh recovery)、姿态补全等,统一为逆问题(inverse problems),并通过变分扩散采样(variational diffusion sampling)来求解。
为了进一步提升性能,DPoser-X引入了两个关键创新:
1. 截断时间步调度 (Truncated Timestep Scheduling):
作者发现,在扩散模型的生成过程中,姿态的精细调整主要发生在较晚的时间步。因此,他们设计了一种新的时间步调度策略,专注于这些关键的后期阶段,从而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提高了采样效率。
2. 掩码训练机制 (Masked Training Mechanism):
为了解决高质量全身姿态数据稀缺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巧妙的训练策略。该策略能够有效地结合大规模的局部姿态数据集(如只有手部或面部的数据)和有限的全身姿态数据集。通过在训练中随机掩盖(mask)身体的不同部分,模型学会了捕捉身体各部位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依赖关系,同时避免了对特定动作的过拟合。
实验与结果
论文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在身体、手部、面部和全身姿态建模的多个基准测试上验证了DPoser-X的鲁棒性和通用性。
在姿态生成任务中,DPoser-X能够生成比现有方法更自然、更多样化的姿态。
在人体网格恢复任务中,即从2D关键点重建3D人体模型,DPoser-X也展现了卓越的性能,尤其是在处理有噪声的输入时,其鲁棒性优势明显。
在运动去噪和姿态补全等任务上,DPoser-X同样取得了领先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8个基准测试中取得了高达61%的性能提升。
消融实验也验证了截断时间步调度和掩码训练机制的有效性。
论文贡献
这项研究的主要贡献可以总结为:
提出了DPoser-X,一个基于扩散的、强大的、通用的3D全身人体姿态先验模型。
统一了多种姿态中心任务,将它们都视为逆问题,并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求解框架。
设计了创新的训练策略,包括截断时间步调度和掩码训练机制,有效提升了模型的性能和效率,并解决了数据稀缺的问题。
建立了新的SOTA,在多个全身姿态建模基准上显著优于现有方法,为社区提供了强大的基线模型。
代码已开源,为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总而言之,DPoser-X通过巧妙地利用扩散模型,并针对姿态数据的特性进行创新设计,极大地推动了3D全身人体姿态建模技术的发展,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了解最新 AI 进展,欢迎关注公众号投稿寻求报道请发邮件:amos@52cv.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