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列表

  • 全球95%企业AI惨败?MIT报告引硅谷恐慌!90%员工偷用ChatGPT续命
  • 全球第一!西湖大学成功登顶Science,卷赢同行背后黑科技揭秘
  • 马斯克Grok-4卖货创收碾压GPT-5!AI卖货排行榜曝光,AGI的尽头是卖薯片?
  • 刚刚,大模型棋王诞生!40轮血战,OpenAI o3豪夺第一,人类大师地位不保?
  • 可灵AI单季营收超2.5亿,快手财报里的「AI含金量」有多高?
  • NASA、IBM打造日地物理学首个开放式 AI 基础模型,用九年观测训练提升约16%耀斑预测准确率
  • 1 个月,2 场胜仗,李斌从「斌子」变成「斌神」
  • 球首款AI原生游戏引擎再进化:GTA6再不来,我们就AI一个
  • KDD 2025 Best Paper Runner-Up | EI-BERT:超紧凑语言模型压缩框架
  • 即梦推出“智能多帧”功能 突破AI视频长镜头创作瓶颈
  • 从实验室到餐桌:Robert Langer团队杨昕博士用新材料破解全球「隐性饥饿」
  • 那些让你「活人微死」的工作日,终于有救了
  • Cursor为Blackwell从零构建MXFP8内核,MoE层提速3.5倍,端到端训练提速1.5倍
  • 谷歌Gemini一次提示能耗≈看9秒电视,专家:别太信,有误导性
  • 从繁杂技巧到极简方案:ROLL团队带来RL4LLM新实践
  • 究竟会花落谁家?DeepSeek最新大模型瞄准了下一代国产AI芯片
  • ICCV 2025 | 打造通用工具智能体的基石:北大提出ToolVQA数据集,引领多模态多步推理VQA新范式
  • 对话小米 AI 眼镜负责人:20 天卖光库存,但属于产品的「长跑」才刚开始
  • DeepSeek V3.1 发布:更强的 Agent ,更贵的 API;多家网约车平台集体降抽成;影石发布 4K 画质「口袋相机」|极客早知道
  • 谷歌手机十年最狠升级,全家桶AI宣战苹果!一句话P图,100倍变焦
  • GPT-5点赞!八大顶尖机构发布「自进化智能体」全面综述
  • 打工半年后,Atlas觉醒!「大行为模型」零代码上新技能,AI工业革命来了?
  • DeepSeek-V3.1震撼发布,全球开源编程登顶!R1/V3首度合体,训练量暴增10倍
  • 刚刚,好莱坞特效师展示AI生成的中文科幻大片,成本只有330元
  • 摆脱遥控器,波士顿动力人形机器人,开始「长脑子」干活了
  • 微软AI CEO警告:我们需要警惕「看似有意识的AI」
  • ICCV 2025 | ECD:高质量合成图表数据集,提升开源MLLM图表理解能力
  • 汽车业务还没盈利,小米却已找到「第三曲线」
  • 通义APP上线官方知识库,首批覆盖教育、法律、金融等五大领域
  • AI Scientist生成的论文被指「剽窃」,回应称「未引用相关研究」,AI自动化科研还靠谱吗?
  • 击败Meta登榜首:推理增强的文档排序模型ReasonRank来了
  • 千寻位置护航无人机表演,开启品牌多城联动新篇章
  • 刚刚,字节开源Seed-OSS-36B模型,512k上下文
  • 上下文记忆力媲美Genie3,且问世更早:港大和可灵提出场景一致的交互式视频世界模型
  • OpenAI 单月营收已经破 10 亿美元;马斯克的 Grok,超 37 万条用户聊天记录「裸奔」;谷歌发布 AI 手机
  • 成为「流量黑马」的老品牌,如何借拼多多秒懂 00 后?
  • AI 的终点不是对话框,这家公司想让真实世界成为 AI 的提示词
  • 网易有道发布子曰教育大模型多款AI新品,定义教育AI应用能力L1-L5分级
  • 二十余名英国青年科学家在沪参与好望角科学沙龙活动
  • 为长视频生成减负!浙大与华为提出Compact Attention,挖掘结构化稀疏加速2.5倍
  • TPAMI 2025 | 骨架动作理解大一统:东南大学等提出USDRL,一个面向密集表征学习的基础模型
  • 报名开启|中关村国际青年论坛:诚邀全球青年学者共探AI前沿
  • Sora没做到的,LongVie框架给解决了,超长视频生成SOTA
  • 「价格战」打了半年,吉利如何做到核心利润暴增102%?
  • 小鹏Q2财报「炸裂」:营收暴涨125%,毛利率反超特斯拉
  • Nature子刊 | 上智院统一框架RXNGraphormer,实现化学反应多任务精准预测,自发掌握分类规律
  • 首个面向肽分子设计的大模型平台:直接「读序列」出结合子,无需结构输入即可生成
  • 智谱推出AutoGLM 2.0:手机 Agent 的「Manus 时刻」?
  • 论坛报名已启动,速来锁定席位!解码具身智能的落地挑战与产业爆点
  • DiT在数学和形式上是错的?谢赛宁回应:不要在脑子里做科学
  • dLLM的「Free Lunch」!浙大&蚂蚁利用中间结果显著提升扩散语言模型
  • DeepSeek开源新基础模型,但不是V4,而是V3.1-Base
  • 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重组为四个部门,某些高管将离开
  • ICCV 2025 | 跨越视觉与语言边界,打开人机交互感知的新篇章:北大团队提出INP-CC模型重塑开放词汇HOI检测
  • 黑神话系列第二作,《黑神话:钟馗》先导宣传片公布;小米卢伟冰:2027 年进军欧洲汽车市场;宇树预告新机器人
  • GPT-5暴写「屎山代码」!14个Prompt,看穿GPT-1到GPT-5七年智商进化史
  • 微软最新揭秘:「话痨实习生」AI助手,到底能帮人类做什么?
  • 陶哲轩「断粮」后,25年首次绝望怒吼:美国科学命脉被砍断!
  • 16岁天才少年炒掉马斯克,空降华尔街巨头!9岁上大学,14岁进SpaceX
  • 中科慧远发布CASIVIBOT,以九年积累开启AOI与机器人协同的品质检测新时代
  • 英伟达ViPE:任意视频一键转为3D几何数据,开源引擎与亿级帧数据集重磅发布!
  • CVPR 2025 | DeCLIP:解耦CLIP注意力,哈工大(深圳)、港大提出通用开放词汇密集感知新框架
  • 强化学习之父Richard Sutton最新演讲揭示OaK架构:通向超级智能的八步愿景
  • ICCV 2025 | RobustSplat: 解耦致密化与动态的抗瞬态3DGS三维重建
  • 医疗AI安全革命:全球首个医疗动态红队测试框架DAS,破解临床落地信任危机
  • 谷歌在上海办了场 AI 嘉年华,开发者们却说像逛「AI 基地」
  • 7年了,OpenAI官方给出五代GPT对比,网友却怀念起「狂野」初代
  • X-SAM:从「分割一切」到「任意分割」:统一图像分割多模态大模型,在20+个图像分割数据集上均达SoTA
  • 开源版Genie 3世界模型来了:实时+长时间交互,单卡可跑,国内公司出品
  • 图生视频新玩法刷爆外网:图上画两笔就能动起来,终于告别文本提示
  • 妙笔生维:线稿驱动的三维场景视频自由编辑
  • 一句话,性能暴涨49%!马里兰MIT等力作:Prompt才是大模型终极武器
  • Z世代生存、学习与未来宣言!伯克利学霸预言课堂,用AI设计人生
  • AI来了!记者、UP主、写手,谁能逃过这场「灭绝浪潮」?
  • Hinton预言成真!AI接管美国一半白领,牛津哈佛扎堆转行做技工
  • 为什么「游戏」是 AI 陪伴落地的好场景?
  • 新加坡 AI 办公系统 Agnes:200 个 Agent 并行研究,让 AI 主动「找茬」打磨设计
  • 机器人也会「摸鱼」了?宇树G1赛后葛优瘫刷美女视频,网友:比人还懂享受生活
  • 从GPT-2到gpt-oss,深度详解OpenAI开放模型的进化之路
  • NextStep-1:一次在图像生成上自回归范式的探索
  • KDD 2025 | UoMo来了,首个无线网络流量预测模型,一个框架搞定三类任务
  • 突破长视频生成瓶颈:南大 × TeleAI 联合推出全新 AI 生成范式 MMPL,让创意“一镜到底”
  • ICCV 2025 | MobileViCLIP:快55倍!南大等提出首个高效“视频-文本模型,让多模态AI在手机可运行!
  • 开源扩散大模型首次跑赢自回归!上交大联手UCSD推出D2F,吞吐量达LLaMA3的2.5倍
  • 一张图,开启四维时空:4DNeX让动态世界 「活」起来
  • AI发现新物理定律:纠正等离子体理论多年错误假设
  • 多模态大模型在化学与材料学的「体检表」——哪些能力靠谱,哪些还差很远?
  • Altman:希望 AGI 能提高生育率;与辉同行否认董宇辉年收入二三十亿元;今年国内智能眼镜市场同比增长121.1%
  • 刚刚!谷歌内部揭秘Genie 3:Sora后最强AI爆款,开启世界模型新时代
  • 硬核拆解!从GPT-2到gpt-oss,揭秘大模型进化关键密码
  • 黄仁勋子女逆袭上位!4万亿「皇储」成长史首曝:一个学烘培,一个开酒吧
  • GPT-5首次会推理,OpenAI联创曝AGI秘诀!超临界学习吞噬算力,2045金钱无用?
  • 400万人围观的分层推理模型,「分层架构」竟不起作用?性能提升另有隐情?
  • CoRL 2025|隐空间扩散世界模型LaDi-WM大幅提升机器人操作策略的成功率和跨场景泛化能力
  • SEAgent:开启从实战经验中自我进化的GUI智能体新纪元
  • 给DiT装上“迷你”控制舵:NanoControl实现高效精准控制,参数量仅增0.024%
  • OpenAI估值达5000亿美元;「原道」联手小岛秀夫,推《死亡搁浅》耳机;苹果手表将「大幅重新设计」
  • 奥特曼神秘晚宴讲话曝出!OpenAI的CEO或将是个AI,Chrome我也想买
  • 谷歌最新「0.27B」Gemma 3开源!身板小却猛如虎,开发者直呼救命稻草
  • 最惨就业季!CS学霸GPA 3.98,投2500份简历仅10次面试,AI吞噬入门级岗位
  • Yann LeCun最新纪录片首曝!传奇AI教父的双面人生,深度学习幕后40年
  • 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 FAIR plus 2026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 大模型如何推理?斯坦福CS25重要一课,DeepMind首席科学家主讲
  • 当AI比我们更聪明:李飞飞和Hinton给出截然相反的生存指南
  • 简单即强大:全新生成模型「离散分布网络DDN」是如何做到原理简单,性质独特?
  • ICCV 2025 | 告别“尬舞”,InterSyn交错式学习生成逼真多人交互动作
  • Sam Altman:AI存在泡沫;宇树机器人夺金,王兴兴:用遥控追求极致速度;蔡浩宇AI游戏上架,27.19元|极客早知道

ICCV 2025 (Oral) | DPoser-X:基于扩散模型的鲁棒3D全身人体姿态先验,树立领域新标杆

CV君 2025-08-15 11:47 江苏

本篇介绍的论文是《DPoser-X: Diffusion Model as Robust 3D Whole-body Human Pose Prior》。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名为DPoser-X的创新方法,它利用扩散模型作为强大的先验,来解决复杂且富有挑战性的3D全身人体姿态建模问题。该方法不仅统一了多种以姿态为中心的任务,还在多个基准测试中取得了SOTA(State-of-the-art)的效果,为该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

  • 作者: Junzhe Lu, Jing Lin, Hongkun Dou, Ailing Zeng, Yue Deng, Xian Liu, Zhongang Cai, Lei Yang, Yulun Zhang, Haoqian Wang, Ziwei Liu

  • 机构: 清华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nuttacon、英伟达、商汤科技、上海交通大学

  • 论文地址: https://arxiv.org/pdf/2508.00599v1

  • 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moonbow721/DPoser

  • 录用会议: ICCV 2025 (Oral)

研究背景

3D人体姿态估计的目标是从图像或视频中恢复人体的三维姿态。这是一个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非常基础且重要的任务,在虚拟现实、人机交互、医疗健康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然而,构建一个通用且鲁棒的全身人体姿态先验模型(prior model)一直是个难题。这主要是因为人体姿态本身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复杂性(铰接式结构),同时,高质量的、包含全身(身体、手部、面部)细节的3D姿态数据集又非常稀缺。

现有的方法,如VPoser,虽然在特定部位的姿态建模上表现不错,但在处理全身姿态时,往往难以捕捉到身体、手部和面部之间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导致生成的姿态不够自然或准确。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研究者们提出DPoser-X,一个基于扩散模型的3D全身人体姿态先验。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是一类强大的生成模型,它通过模拟一个从数据到噪声的“扩散”过程,然后学习逆转这个过程来生成新的数据。DPoser-X巧妙地利用了扩散模型的这一特性。

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各种姿态相关的任务,如姿态生成、人体网格恢复(human mesh recovery)、姿态补全等,统一为逆问题(inverse problems),并通过变分扩散采样(variational diffusion sampling)来求解。

为了进一步提升性能,DPoser-X引入了两个关键创新:

1. 截断时间步调度 (Truncated Timestep Scheduling):

作者发现,在扩散模型的生成过程中,姿态的精细调整主要发生在较晚的时间步。因此,他们设计了一种新的时间步调度策略,专注于这些关键的后期阶段,从而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提高了采样效率。

2. 掩码训练机制 (Masked Training Mechanism):

为了解决高质量全身姿态数据稀缺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巧妙的训练策略。该策略能够有效地结合大规模的局部姿态数据集(如只有手部或面部的数据)和有限的全身姿态数据集。通过在训练中随机掩盖(mask)身体的不同部分,模型学会了捕捉身体各部位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依赖关系,同时避免了对特定动作的过拟合。

实验与结果

论文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在身体、手部、面部和全身姿态建模的多个基准测试上验证了DPoser-X的鲁棒性和通用性。

姿态生成任务中,DPoser-X能够生成比现有方法更自然、更多样化的姿态。

人体网格恢复任务中,即从2D关键点重建3D人体模型,DPoser-X也展现了卓越的性能,尤其是在处理有噪声的输入时,其鲁棒性优势明显。

运动去噪姿态补全等任务上,DPoser-X同样取得了领先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8个基准测试中取得了高达61%的性能提升。

消融实验也验证了截断时间步调度和掩码训练机制的有效性。

论文贡献

这项研究的主要贡献可以总结为:

  1. 提出了DPoser-X,一个基于扩散的、强大的、通用的3D全身人体姿态先验模型。

  2. 统一了多种姿态中心任务,将它们都视为逆问题,并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求解框架。

  3. 设计了创新的训练策略,包括截断时间步调度和掩码训练机制,有效提升了模型的性能和效率,并解决了数据稀缺的问题。

  4. 建立了新的SOTA,在多个全身姿态建模基准上显著优于现有方法,为社区提供了强大的基线模型。

  5. 代码已开源,为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总而言之,DPoser-X通过巧妙地利用扩散模型,并针对姿态数据的特性进行创新设计,极大地推动了3D全身人体姿态建模技术的发展,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了解最新 AI 进展,欢迎关注公众号投稿寻求报道请发邮件:amos@52cv.net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