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列表

  • 15年大佬深夜痛哭半小时!氛围编程巨坑曝光,95%程序员沦为「AI保姆」
  • 面试不是考试,是表演!新晋OpenAI员工:重磅揭秘顶级AI岗通关密码
  • GPT-5惨遭零分打脸,顶级AI全军覆没!奥特曼AI博士级能力神话破灭
  • 反转!LeCun刚转发「全球最快开源推理模型」,ETH苏黎世就直接打假
  • 新世界首富:斥巨资求永生,TikTok收购案最可能买家,得OpenAI千亿订单
  • 从「对口型」到「会表演」,刚进化的可灵AI数字人,技术公开了
  • 数字生活的原生入口:蚂蚁集团发布AI眼镜全新技术框架gPass
  • OpenVision 2:大道至简的生成式预训练视觉编码器
  • DeepMind与牛津大学提出LayerLock:用渐进式层冻结实现高效、无崩溃的自监督视觉表征学习
  • 为什么说现在所有的 AI Agent,都像 3D 打印机?|AI 上新
  • 召回率达99%,牛津大学等开发AI工具助天文学家快准识别超新星,从亿万星海中秒抓宇宙烟火
  • 用光学生成图像,几乎0耗电,浙大校友一作研究登Nature
  • 告别ROS的繁琐, 易用易学的机器人学习系统: 华为诺亚面向机器人学习的开源Python框架
  • 现货来了!火出圈!钉钉首款AI硬件DingTalk A1正式开售
  • 苹果 iOS 26 今日发布,8 大更新;华为小米宇树入选 MIT「聪明公司 50」;中国核电催更《流浪地球 3》
  • 2027万亿视频市场将爆发!AI十年如何重塑内容产业?|新智元十周年峰会
  • GPT-5是口袋博士?诺奖得主哈萨比斯怒怼奥特曼:博士级AI纯属扯淡!
  • 微软用「光」跑AI登上Nature!100倍能效颠覆GPU,华人首席研究员扛鼎
  • 缺钱但不缺洞见:刚刚,陶哲轩揭秘AI如何吞噬数学项目的灵魂!
  • 马斯克深夜挥刀,Grok幕后员工1/3失业!谷歌AI靠人肉堆起,血汗工厂曝光
  • 全景呈现大模型开源技术路线和生态,蚂蚁开源在2025外滩大会发布全新报告
  • 抢先实测美团首个AI Agent,让我体验一把「懒人点餐」的快乐
  • 将KV Cache预算降至1.5%!他们用进化算法把大模型内存占用砍下来了
  • LLaSO 横空出世:逻辑智能推出全球首个完全开源语音大模型框架,定义 LSLM 研究新基准
  • 为这一个Tab键,我愿意单独付费:Cursor用在线强化学习优化代码建议,护城河有了?
  • 小红书智创音频技术团队:SOTA对话生成模型FireRedTTS-2来了,轻松做出AI播客!
  • 大模型碰到真难题了,测了500道,o3 Pro仅通过15%
  • 耗资15000个A100 GPU日!港中文、阿里等发布600万规模T2I推理数据集与基准
  • INFFUS 25 | FS-Diff:一步到位,用扩散模型同时实现多模态图像融合与超分辨率
  • 神经细胞自动机实现目标导向的形态生成,AI在「生命游戏」里玩出反向规则
  • iPhone 17 全系上线拼多多,5099 起;「罗西大战」后续,传「预制菜国标」过审;小米蔚来小鹏抵制「车圈黑公关」
  • 突发!苹果AI大失血:Siri前掌门离职,核心团队被挖角,新功能延期到2026
  • 对Transformer说不!清华刘嘉:2045数字永生降临|新智元十年峰会
  • 急诊室生死逆转!酒后呕吐,GPT-5一眼锁定食管穿孔
  • 周周996,顿顿预制餐!美国AI界00后卷疯了: 住「棺材房」一周工作92小时
  • 学历越高,越怕熬夜!2.3万人10年研究实锤:睡得越晚,智力下降越快
  • Arm拥抱AI:五倍性能,三倍能效
  • Meta开源MobileLLM-R1模型,不到1B参数,用1/10的训练就超越了Qwen3
  • 清华、上海AI Lab等顶级团队发布推理模型RL超全综述,探索通往超级智能之路
  • 快手可灵团队提出MIDAS:压缩比64倍、延迟低于500ms,多模态互动数字人框架实现交互生成新突破
  • 成本不足60美元!开源U-ARM:让机器人模仿学习更亲民的通用遥操作界面
  • 让机器人“大脑”更轻更快:SQAP-VLA首次实现VLA模型量化与剪枝协同加速
  • 数据与AI双引擎驱动智能未来,2025外滩大会论数据进化之道
  • iPhone 17 Air 在华发售延期;罗永浩直播回应西贝;《流浪地球》第三部剧本完稿,共计十五万字|极客早知道
  • 刚刚,谷歌发布71页AI科研报告!6大领域全面超越专家,几小时顶几个月
  • 一夜刷屏!27岁姚顺雨离职OpenAI,清华姚班天才转型做产品经理?
  • 王小川押注下个十年:为人类造医生,为生命建模型|新智元十周年峰会
  • 一刀砍掉90%训练成本!Qwen3-Next用1/10算力练成「长文推理利器」
  • AI意识「觉醒」!图灵得主Bengio重磅发声:AI正接近人类意识临界点
  • 扩散语言模型也有MoE版本了!蚂蚁&人大从头训练LLaDA-MoE,即将完全开源
  • 如何为LLM智能体编写工具?Anthropic官方教程来了
  • 腾讯优图重磅开源Youtu-GraphRAG,实现图检索增强技术新突破
  • 「做笔记」的RAG来了!告别噪声与骨牌效应,EviNote-RAG稳住长链推理
  • Adam的Update RMS为何总是0.2?噪声模拟到理论近似全讲透
  • KDD 2025最佳论文亚军:参数不同还能共训?异构知识迁移框架HtFLlib全面开源
  • 北京/上海内推 | 小红书智能审核算法团队招聘NLP/多模态内容理解算法工程师/实习生
  • 我苦寻的「库乐队」,叫 MiniMax Music 1.5
  • Science Advances | AI for Earth:聆听海洋的「脉搏」,新一代AI大模型精准预测十年气候脉动
  • 外滩大会嘉宾锐评AGI即将“撞墙”,正在向数字与物理世界进化
  • 港科大 X MiniMax:高质量数据、小模型挑战复杂网络搜索难题
  • 为了网罗 AI 创新者,上海搞了场万人科创大赛
  • 蚂蚁集团数字蚂力首批专家级“AI数字员工团队”亮相外滩大会
  • “IIFAA数字卡包”上线支付宝:目前已支持多类身份申领
  • 蚂蚁集团加码AGI等青年人才培育,2025蚂蚁InTech奖在外滩大会揭晓
  • 重塑药物研发,哈佛医学院等开源全新AI模型,用「图神经网络」破解疾病驱动因素多元难题
  • 全球最懂智能体的创业者齐聚外滩大会,未来三年怎么做聊透了
  • 马上上岛|云栖大会「新世代 AI 创想岛」即将揭幕
  • ICRA 2025 | TANGO:机器人告别3D地图,仅靠RGB摄像头实现零样本长距离导航
  • 挑战主流认知!蚂蚁、人大在2025外滩大会发布行业首个原生MoE扩散语言模型
  • 姚顺雨离职OpenAI,「亿元入职腾讯」传闻引爆AI圈,鹅厂辟谣了
  • 全新MoE架构!阿里开源Qwen3-Next,训练成本直降9成
  • 告别错误累计与噪声干扰,EviNote-RAG 开启 RAG 新范式
  • 西贝贾国龙称一定起诉罗永浩;支付宝推出「AI 付」服务;iPhone 17 京东、天猫预订量比上代大增|极客早知道
  • 刚刚,ChatGPT支持MCP了!一句Prompt即可全自动化
  • 百度CTO王海峰:AGI曙光已现,Scaling Law仍有效|新智元十周年峰会
  • 通用Agent是伪命题?昆仑万维方汉现场拆解:垂直推理才是胜负手|新智元十年峰会
  • 文心X1.1三大能力狂飙,海内外实测还挺惊艳!
  • 超越90%城市规划师!清华、MIT等提出人机协作新范式 | Nature子刊
  • 慕尼黑车展,当冷静遇上冷静
  • 别再狂刷CoT了!港科广DIGAI Lab发布隐式推理全景综述,静默思考开启新范式
  • 博士申请 | 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系卞亚涛老师招收2026 Fall人工智能全奖博士/博后
  • 继首创“AI打赏”服务之后,支付宝再推国内首个“AI付”
  • 蚂蚁百宝箱新品Tbox超级智能体亮相外滩大会,5分钟即可完成专业教学素材
  • 量子宇宙模拟竞赛开启:量子计算机可以模拟并阐明复杂物理现象
  • 3000亿美元OpenAI大单,让世界首富位置换人了
  • 攻克大模型「表格盲区」!ST-Raptor框架发布,实现复杂半结构化表格的精准理解与信息抽取
  • 港大马毅外滩大会演讲:人工智能应从“黑箱”走向“白箱”
  • 兼顾准确率与可解释性,DeepSEA实现抗生素耐药蛋白注释范式转变
  • 交互扩展时代来临:创智复旦字节重磅发布AgentGym-RL,昇腾加持,开创智能体训练新范式
  • RewardDance:字节跳动提出视觉生成奖励扩展新范式,破解“奖励劫持”难题
  • 刚刚,Thinking Machines Lab首次发长文,揭开LLM推理不确定性真相
  • 英伟达的AI已经开始接管整个项目了?SATLUTION自主进化代码库登顶SAT竞赛
  • 大模型智能体不止能写代码,还能被训练成白帽黑客
  • 高德扫街榜,能不能做成中国的「Google Map」?
  • 开启MPV家庭新时代,魏牌高山7正式启动预售
  • ACL最佳论文幕后的北大人!北大张铭带出顶会常胜军和百亿CEO天团|新智元十周年峰会
  • 刚刚,这款Agent浏览器力压OpenAI,72%成功率全球第一!还能免费用
  • =COPILOT()函数横空出世!AI自动写公式效率起飞,网友:让Excel再次伟大
  • 当智能醒于物理世界,英伟达副总裁: 下一个十年属于物理AI!|新智元十周年峰会
  • 刚刚,英伟达祭出下一代GPU!狂飙百万token巨兽,投1亿爆赚50亿
  • 00后挑大梁!近20国选手激战外滩大会,AI科创赛三赛道冠军诞生
  • CoRL 2025 | 港大InfoBodied AI团队首发具身表征新范式,构建任务自适应的感知框架
  • 英伟达下一代GPU登场,Rubin CPX一次推理数百万Token,网友:这是头野兽
  • 谷歌AI新里程碑:一个能「做研究」的系统诞生了,用LLM+树搜索编写专家级软件
  • 爱诗科技完成6000万美元B轮融资,阿里巴巴领投,达晨财智、深创投、北京市AI基金、巨人网络、Antler等跟投
  • 当人工智能「看见」量子世界:AI如何改变对复杂量子系统的认知,南洋理工、上交等发布量子系统学习综述
  • DeepSeek、Gemini都不行?AgenTracer锁定多智能体“背锅侠”,8B小模型反超闭源巨模
  • 院士领衔!从智能算网到司法AI:顶尖学者直播解读AI与工程前沿趋势
  • SFT真不如RL?MIT团队抛出“RL的剃刀”,砍掉遗忘直通终身学习
  • 北京内推 | AMD北京AI算法团队招聘模型量化/剪枝算法实习生(可远程)
  • AI应用元年,这场标杆赛事见证了中国创新速度与野心
  • AI胡说八道这事,终于有人管了?
  • 人人都能炼专属Agent,上海交大开源端侧Agent全栈工具链,真实场景性能超GPT-5!
  • TPAMI 2025 | H2OT:分层沙漏型Tokenizer,重塑高效视频姿态Transformer
  • 史上最贵「打工皇帝」!马斯克解锁1万亿美金工资,拢共分几步?
  • 500 块的「电子宠物」,治好了我的「路怒症」|New Things
  • 苹果发布会:耳机测心率、手表听音乐、iPhone Air超级薄
  • 5999 元起,苹果发布eSIM、超薄 iPhone;王腾再辟谣离职原因谣言;反恶性补贴,主要外卖平台被约谈|极客早知道
  • 不到10天,国产「香蕉」突袭!一次7图逼真还原,合成大法惊呆歪果仁
  • 再也不怕面瘫脸!YouTube黑科技:AI帮你「永久微笑」,连僵尸都咧嘴笑
  • OpenAI真正王牌,不是Ilya!刚刚,奥特曼罕见致谢这两人
  • 缔造OpenAI的秘密,竟只有一个词!新智元十年峰会圆桌,七位大咖激辩
  • Hinton预言失灵?掌握AI技能涨薪23%,比读硕士更赚钱
  • 最薄 iPhone 登场,eSIM 正式落地|苹果秋季发布会新品回顾
  • 文心新出的推理大模型,给了我们信心
  • SFT远不如RL?永不过时的剃刀原则打开「终身学习」大模型训练的大门
  •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的RAG推理新范式来了,蚂蚁DIVER登顶权威基准
  • 击败多个行业巨头,优必选自研人形机器人最强大脑 Thinker 斩获全球四项第一
  • 字节跳动发布 Seedream 4.0 图像创作模型,豆包、即梦可免费体验
  • 从科幻到产业元年 | 「脑机接口」系统综述发布:全景解析理论、技术、挑战、趋势
  • 硅谷也996实锤了?AI的火,烧掉了硅谷的周末
  • DPad: 扩散大语言模型的中庸之道,杜克大学陈怡然团队免训推理加速61倍
  • Altman亲自发博客点赞,这两大杰出人才是谁?
  • 自变量机器人完成近 10 亿元 A+ 轮融资,多元资本押注共同布局具身智能未来
  • 科研实习 |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潘亮铭老师课题组招收NLP/大模型方向科研实习生
  • ICML 2025 | 别再只拼CoT了!不完备信息下的主动推理,LLM普遍掉线
  • 不止综述!多模态大模型持续学习全链路:Benchmark、方法与Codebase一网打尽
  • 报名启动!西湖大学云谷青年学者论坛·人工智能分论坛诚邀全球英才
  • 时空壶发布 W4:用「硬核」技术,打赢一场 AI 翻译的「标准」之战
  • Science | 西奈山伊坎医学院新AI算法为1600种变异定量「风险」,解析疾病外显率难题
  • TPAMI 2025 | IGEV++:迭代多范围几何编码,刷新立体匹配技术新高度
  • 原来你是这样的外滩大会!
  • 小米通报王腾因泄密被辞退,本人发微博回应;传 IPO 估值 500 亿,宇树回应 ;辛顿自曝被女友用 AI 分手 | 极客早知道

超越GPT-4o,蚂蚁集团与南洋理工大学提出LaV-CoT:首个语言感知的视觉思维链

CV君 2025-09-15 14:56 江苏

随着大型视觉语言模型(VLM)的飞速发展,它们在处理复杂的视觉问答任务时展现出惊人的能力。其中,思维链(Chain-of-Thought, CoT)技术通过模拟人类一步一步的思考过程,极大地增强了模型的推理能力和可解释性。然而,当面临真实世界中更复杂的多语言视觉问答(multilingual VQA, mVQA)场景时,现有的CoT方法开始捉襟见肘——它们大多是纯文本的,并且以英语为中心,常常导致推理过程与视觉信息脱节,或在回答非英语问题时出现“语言错乱”(例如用英语回答阿拉伯语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痛点,来自蚂蚁集团和南洋理工大学的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个名为 LaV-CoT 的全新框架。这是首个具备语言感知能力的视觉思维链(Language-aware Visual CoT),并引入了多维度奖励优化机制。LaV-CoT不仅在多个公开基准测试中取得了SOTA性能,准确率相比同等规模的开源模型提升了约9.5%,甚至超越了GPT-4o、Gemini-2.5-flash等顶尖专有模型,其在真实世界在线A/B测试中的优异表现也证明了其巨大的工业应用潜力。

研究背景:当CoT遇上多语言VQA的挑战

思维链(CoT)让VLM在回答问题前,先生成一个详细的推理步骤,这使得模型的决策过程更加透明,也更能处理复杂逻辑。但现有方法在多语言VQA场景下存在三大核心问题:

  1. 语言不一致:模型可能无法识别问题的语言,导致用一种语言提问,却用另一种语言(通常是英语)回答。

  2. 视觉-文本未对齐:纯文本的CoT推理过程可能忽略或错误地解读了图像中的关键视觉信息。

  3. 多语言推理能力有限:模型在非英语语境下的复杂推理能力显著弱于英语。

从直接回答(a),到普通CoT(b),再到LaV-CoT(c),模型的回答在语言一致性和准确性上逐步提升。

LaV-CoT正是为了系统性地解决这些问题而设计的,它旨在创建一个既“看得懂图”又“说得对语言”的、结构化的推理框架。

LaV-CoT:数据、流程与训练的“三位一体”创新

LaV-CoT的创新体现在三个层面:定义了全新的语言感知视觉CoT推理流程,设计了自动化的CoT数据生成管线,并采用了基于多维度奖励的二阶段训练范式

1. 语言感知的视觉CoT推理流程

这是LaV-CoT的核心。它将复杂的推理过程分解为四个可解释、可验证的阶段:

  1. 带边界框的文本摘要 (Text Summary with BBox) :首先,模型会检测并识别图像中的所有文本,并用边界框(BBox)标出其位置,然后对文本内容进行摘要。

  2. 语言识别 (Language Identification) :接着,模型会明确地识别出用户问题的所属语言,并打上标签(如\lang{Thai})。这是实现“语言感知”的关键一步。

  3. 空间对象级描述 (Spatial Object-level Captioning) :模型会描述图像中与问题相关的关键对象及其空间位置关系,并统计对象数量(如\obj{5})。

  4. 步进式逻辑推理 (Step-by-step Logical Reasoning) :最后,模型综合以上所有信息,用目标语言进行一步一步的逻辑推理,最终得出答案。

2. 自动化的多语言CoT数据生成

高质量的CoT训练数据是稀缺且昂贵的。LaV-CoT设计了一套自动化数据策划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它利用一个强大的VLM(如GPT-4o)作为“生成器”,遵循上述四阶段流程生成初始的CoT标注。然后,再利用一个“评估器”对生成的每一步进行打分和校验。对于不合格的步骤,系统会定位错误并调用生成器进行修正,如此迭代生成、纠错、精炼,直至产出完全通过验证的高质量多语言CoT数据,为后续的模型训练提供了可扩展的数据基础。

3. 基于多维度奖励的二阶段训练

为了让模型能完美地学习和执行LaV-CoT流程,研究者设计了独特的两阶段训练范式:

  • 阶段一:监督微调 (SFT) :首先,在自动生成的CoT数据集上对基础VLM进行SFT,让模型学会LaV-CoT的四阶段推理结构。

  • 阶段二:语言感知的分组相对策略优化 (GRPO) :这是LaV-CoT性能起飞的关键。它是一种强化学习优化方法,模型会针对一个问题生成多个候选的CoT推理路径。然后,一个多维度奖励函数会从多个方面对这些路径进行打分,包括:

    • 语言一致性奖励:推理和答案的语言是否与问题一致?

    • 结构准确性奖励:CoT是否严格遵循了四阶段格式?文本和对象的计数是否正确?

    • 语义对齐奖励:最终答案是否正确?(通过与标准答案的编辑距离等计算)

这种精细化的奖励机制,引导模型不仅仅是“答对问题”,更是要“以正确、一致、可解释的方式答对问题”。

实验结果:全面超越,效果惊人

LaV-CoT在MMMB、Multilingual MMBench、MTVQA等多个权威的多语言VQA基准上进行了广泛评测。

  • 性能大幅领先:基于Qwen2.5-VL-3B训练的LaV-CoT模型,相比同等规模的开源基线,平均准确率提升了约9.5%。更惊人的是,它甚至比两倍参数规模的Qwen2.5-VL-7B等模型还高出约2.6%。

  • 超越顶尖专有模型:在多个语言(特别是阿拉伯语、土耳其语等)的任务上,LaV-CoT的表现超越了GPT-4o和Gemini-2.5-flash

对于一个阿拉伯语问题,Qwen2.5-VL-7B虽然进行了推理,但语言错乱且答案错误;而LaV-CoT则能全程使用阿拉伯语进行正确推理。

  • 真实世界验证:研究团队还将LaV-CoT集成到企业级的智能文档处理系统中进行了在线A/B测试。结果显示,相比原有的生产管线,LaV-CoT使答案采纳率提升了8.7%,用户满意度提升了12.4%,充分证明了其在工业界部署的巨大价值。

总结与价值

LaV-CoT的提出,为多语言、多模态人机交互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其核心贡献在于:

  1. 首创语言感知的视觉CoT框架:通过结构化的多阶段推理流程,有效解决了VLM在多语言场景下的语言不一致和视觉-文本对齐问题。

  2. 可扩展的自动化数据方案:创新的“生成-验证-修正”数据闭环,为训练高质量的CoT模型提供了一种可规模化、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3. 精细化的多维度奖励优化:设计的GRPO训练范式和多方面奖励函数,为模型学习复杂、结构化的推理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引导。

  4. SOTA的性能与工业价值:无论是在学术基准还是真实的工业场景,LaV-CoT都展现了卓越的性能和巨大的应用潜力。

CV君认为,LaV-CoT不仅是一个强大的VQA模型,更重要的是它为如何构建更鲁棒、更可信、更能适应全球化应用的多模态AI系统,提供了一套完整且极具启发性的方法论。

了解最新 AI 进展,欢迎关注公众号:aicvml投稿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amos@52cv.net欢迎点赞、转发、评论。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