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列表

  • 刚刚,Gemini「灵魂人物」官宣加盟xAI!马斯克火速转推背书
  • 靠10万+粉丝,北漂插画师秒贷款!华为全栈AI加速,让银行及时看见
  • 醒醒,LLM根本没有性格!加州理工华人揭开AI人格幻觉真相
  • 哈佛大佬都哭了!H-1B签证飙至10万刀,微软谷歌连夜召回全球员工
  • 马斯克xAI百天血战,100天狂招100人!联创实权被削,豪言干掉微软
  • 谷歌Gemini IMO和ICPC夺金功臣之一被xAI挖走,马斯克直呼:起飞
  • 工业级3D世界构建提速90倍!全新框架LatticeWorld让虚拟世界「一句话成真」
  • 集合通信库VCCL释放GPU极致算力,创智、基流、智谱、联通、北航、清华、东南重磅开源
  • 告别视频“抽帧”理解,美国东北大学新算法GRT算法实现高效可扩展的高帧率密集视频理解
  • 【招生招聘】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孟彦达博士组全奖博士、博后、实习、交流生
  • iPhone17 卖爆,官网发货延至双 11;比亚迪仰望 U9 赛道版开启预定;网友玩坏 iPhone「舌头刷抖音」
  • 「逆龄大脑药」首次人体试验!奥特曼押注RTR242,返老还童将要成真?
  • 终结CMU霸权,清华首次登顶CSRankings世界第一!北大AI领域夺冠
  • 大模型训练新突破!Meta提出LSP:无数据也能实现能力飞升
  • OpenAI最新硬件2026年底亮相!狂挖苹果20+老将,首款神秘设备或将颠覆iPhone
  • 小扎AI眼镜当场死机,CTO自曝灾难级演示内幕:一个指令干趴自家服务器
  • 当大厂「卷」Agent,腾讯选择「下产线」
  • 陈天桥旗下AI公司MiroMind打造全球顶尖预测型大模型,性能登顶行业基准
  • OpenAI从苹果挖了20多人搞硬件,知情人士:苹果创新缓慢、官僚主义令人厌倦
  • Mini-Omni-Reasoner:实时推理,定义下一代端到端对话模型
  • TPAMI 2025 | DiffMVS/CasDiffMVS:一种置信度感知的扩散模型,实现轻量且准确的多视图立体三维重建
  • 北大等提出BEVUDA++,首次解决BEV感知跨域难题,夜间检测性能提升12.9%
  • iPhone 17 Pro 首日即现划痕;传 OpenAI 联手立讯做 AI 硬件;2025 年搞笑诺贝尔出炉
  • 史上最大升级!7亿周活ChatGPT逼宫,谷歌慌了,这次要把AI整个塞进Chrome
  • 谷歌AI或摘千禧年大奖!华人博士破解百年数学难题,首次捕获奇点
  • 登顶多模态推理榜MMMU!UCSD新方法超越GPT-5、Gemini
  • DeepSeek-R1登顶Nature,8位专家严审通过, 大模型「交卷时刻」来了
  • 18岁天才少年,登上Nature封面!
  • 扩散大语言模型也能飞?DPad免训练加速61倍,全局规划照样稳
  • 北京内推 | 腾讯混元大模型X团队招聘大模型/强化学习方向“青云计划”实习生
  • ICML 2025 | 乱写Prompt更给力?删几个Token,上下文学习立刻“反向觉醒”
  • 不要ViT也不要扩散!OneCAT甩掉编码器,统一多模态自回归模型来了
  • 华为超节点:用「一台机器」的逻辑,驱动AI万卡集群
  • 5555被拒稿,AC接收但PC强拒,NeurIPS揭榜引争议
  • 超强开源模型Qwen3、DeepSeek-V3.1,都被云计算一哥「收」了
  • 攻克大模型训推差异难题,蚂蚁开源新一代推理模型Ring-flash-2.0
  • 给大模型「精准手术」:美团智能客服提出逆向学习技术精准纠偏,风险控制提升38%
  • Meta新作SyncSeal:用深度学习“封印”同步信息,让数字水印不再怕裁剪和旋转
  • 阿联酋大学CVLab IEEE Fellow团队招收2026春季/秋季全奖博士生
  • 千禧年大奖难题有望突破?AI为流体动力学提供新思路
  • 生物学迎来「ChatGPT时刻」:Evo构建首个AI生成的「基因组」,开启生成式基因设计时代
  • 英伟达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将发布CPU+GPU合体芯片,大结局来了?
  • 理解帮助生成?RecA自监督训练让统一多模态模型直升SOTA
  • 投50亿美元,英伟达联手英特尔;谷歌将Gemini加入浏览器;网约车司机平均月入过万
  • GPT-5攻入数学圈,证明定理快过博士生?网友热议AI新角色
  • 阿里王牌Agent横扫SOTA,全栈开源力压OpenAI!博士级难题一键搞定
  • ChatGPT负责人深度复盘,爆4o复活内幕!过快下线是失误,将迭代模型人格
  • 全球首个AI基因组诞生,35亿年生命代码重编程!生物学迎「ChatGPT时刻」
  • 芯片大地震,黄仁勋355亿入股!英特尔要为老黄造CPU,股价狂飙30%
  • 新思科技中国30周年,引领AI智能体工程师重塑芯片设计范式
  • 科大讯飞发布面向东盟的多语言大模型及系列产品,布局中国—东盟AI生态大未来
  • Nature | 20年后你会患上哪些疾病?AI准确预测超1000种疾病患病风险,助力预防
  • 我们还是低估了英伟达
  • 北京内推 | 字节跳动国际电商团队招聘大模型方向算法实习生
  • 少样本不够看?给LLM装上“学习引擎”,上下文学习迈入千样本时代
  • ICCV 2025 | Gap即力量!挖掘模态间隔潜力,MG-CLIP实现持续学习SOTA
  • 谁在拖慢你的RL?别怪显卡,错的可能是你的PG-loss
  • OneSearch,揭开快手电商搜索「一步到位」的秘技
  • 17.38 万的大六座 SUV,吉利用银河 M9 敲碎了友商的心
  • 刚刚,OpenAI在ICPC 2025编程赛上满分登顶,Gemini也达到金牌水平
  • 从一个公众号智能体说起:好用的Agent,究竟需要什么?
  • B站出海的强有力支柱:最新开源文本转语音模型IndexTTS-2.0标志零样本TTS进入双维度时代
  • 腾讯企点营销云发布Magic Agent,营销工具全面AI化
  • 带屏 AI 眼镜登场!Meta「眼镜全家桶」炸街了
  • 通义DeepResearch震撼发布!性能比肩OpenAI,模型、框架、方案完全开源
  • 让机器人「不只是走路」,Nav-R1引领带推理的导航新时代
  • 刚刚,DeepSeek-R1论文登上Nature封面,通讯作者梁文锋
  • 腾讯 AI 的新叙事
  • 传小米 YU7 新车型曝光纽北;李飞飞放出 3D AI 新成果; 49.2%,火山引擎大模型调用份额占半壁江山
  • 小扎豪掷143亿,却换不来AI燃料!数据之争下半场,中国冲出一匹黑马
  • 终结数据荒!智源开源首个Deep Research数据合成框架InfoSeek
  • 我用一张照片,生成了一个能走进去的世界
  • 奥特曼爆料:GPT-5重构彻底一切!一人顶五个团队
  • 最新实测GPT-5-Codex:前端能力碾压,复杂项目轻松搞定,Claude可以扔了!
  • TPAMI 2025 | 弱监督与自监督引领自动驾驶运动预测新范式,用场景分割“脑补”运动,仅需0.01%标注,性能媲美监督方法
  • 南开大学等提出RAM++:从关注“降质”到关注“内容”,实现鲁棒的全能图像恢复
  • 不改参数不重训!CARVE一招纠偏,对比注意力让视觉模型精准聚焦
  • ICML 2025 | AI福尔摩斯来了!LLaVA-ReID多轮发问,行人重识别一步步锁定
  • 博士申请 | 新加坡国立大学CoSTA Lab招收人工智能全奖博士/RA/实习生
  • 清华新作颠覆CoT!ParaThinker并行思考,终结单链推理天花板
  • 没想到,音频大模型开源最彻底的,居然是小红书
  • 6.1B打平40B Dense模型,蚂蚁开源最新MoE模型Ling-flash-2.0
  • 「AI助手」真来了?谷歌牵头推进Agent支付协议AP2
  • 腾讯AI Lab首创RL框架Parallel-R1,教大模型学会「并行思维」
  • 阿里开源通义DeepResearch,性能超OpenAI、DeepSeek旗舰模型
  • 华为发布4+10+N中小企业智能化方案,打通迈向智能世界「最后一公里」
  • LLM开源2.0大洗牌:60个出局,39个上桌,AI Coding疯魔,TensorFlow已死
  • Cell丨谷歌AI co-scientist联合帝国理工揭开谜团:提出并验证细菌基因转移机制假说
  • 华为首款旅行车 1 小时订单破 5000,余承东再次「封神」?
  • 腾讯、复旦、上海创智学院提出SwiftVideo:首个Continuous-time视频蒸馏加速框架,实现业界最快最高清视频生成
  • 刚刚,李飞飞空间智能新成果震撼问世!3D世界生成进入「无限探索」时代
  • 突破单链思考上限,清华团队提出原生「并行思考」scale范式
  • 刘强东喊话王兴:尊重兴哥,不应是仇人;美机器人公司估值暴涨至390亿美元;iOS 微信支持聊天发实况图|极客早知道
  • 7亿人每周狂发180亿条消息!OpenAI首次揭秘ChatGPT最火用途
  • LLM会梦到AI智能体吗?不,是睡着了也要加班
  • 一周休4天!老黄、盖茨站台,网友炸锅:是AI福利,还是裁员信号?
  • AI精神病爆发!沉迷ChatGPT把人「宠」出病,KCL心理学家实锤
  • 谷歌DeepMind「粪坑淘金」全新方法,暗网毒数据也能训出善良模型
  • EMNLP 2025 | 跨风格不误判!MoSEs用职业写作风格建模,检测AI文本更稳更准
  • 北京内推 | 微软Copilot算法团队招聘大模型推理方向研究型实习生
  • 一招打破瓶颈!HyperTree超树规划:AI掌握层级化推理,复杂任务全面突破
  • 高阶程序,让AI从技术可行到商业可信的最后一公里
  • 网络顶会获奖!华为提出端网协同RDMA传输架构,解决大规模AI集群网络可扩展性问题
  • 具身智能能力狂飙,安全却严重滞后?首个安全可信EAI框架与路线图出炉!
  • 在端侧 AI 时代正式到来之前,联想想先做好硬件「杀手锏」
  • 火山引擎发布PromptPilot,推动大模型应用高效落地
  • 在「外滩大会·具身智能:从泛化到行动,重塑产业未来」上,这些大牛都说了什么?
  • 国内首个!夸克公开覆盖全阶段医师考试的健康大模型测试集
  • 蚂蚁百灵开源轻量级MoE语言模型Ling-mini-2.0,1.4B激活性能比肩大规模模型
  • 浙大侯廷军团队联合IIT等发布系统综述:全景解析机器学习加持下的「增强采样」方法
  • BMVC 2025 | 无需源数据,Grad-CL如何利用梯度引导实现精准的眼底图像分割?
  • 斯坦福大学提出PSI:一种通过概率结构集成,从数据中学习可控、可灵活提示的世界模型的新系统
  • 谁说Scaling Law到头了?新研究:每一步的微小提升会带来指数级增长
  • 从少样本到千样本!MachineLearningLM给大模型上下文学习装上「机器学习引擎」
  • 最新披露,骑手收入真实情况揭晓
  • 刚刚,OpenAI发布GPT-5-Codex:可独立工作超7小时,还能审查、重构大型项目
  • 多模态BUG修复新SOTA:慕尼黑工大GUIRepair登上SWE-bench Multimodal榜单第一
  • 15年大佬深夜痛哭半小时!氛围编程巨坑曝光,95%程序员沦为「AI保姆」
  • 面试不是考试,是表演!新晋OpenAI员工:重磅揭秘顶级AI岗通关密码
  • GPT-5惨遭零分打脸,顶级AI全军覆没!奥特曼AI博士级能力神话破灭
  • 反转!LeCun刚转发「全球最快开源推理模型」,ETH苏黎世就直接打假
  • 新世界首富:斥巨资求永生,TikTok收购案最可能买家,得OpenAI千亿订单
  • 博士申请 | 南京大学范琦老师课题组招收26级/27级视频生成/世界模型方向博士生
  • 北京/杭州/西雅图内推 | 阿里通义实验室LLM Research团队招聘大模型研究科学家
  • EMNLP 2025 | LLM也会“装成人”?对比重写CoPA挑战AI文本检测可信度
  • 从Muon到AdaMuon:下一代优化器能否真正取代Adam?
  • 法天使与零一万物发布法务智能体平台,让AI成为法务部的超级员工
  • 从「对口型」到「会表演」,刚进化的可灵AI数字人,技术公开了
  • 数字生活的原生入口:蚂蚁集团发布AI眼镜全新技术框架gPass
  • OpenVision 2:大道至简的生成式预训练视觉编码器
  • 旗舰手机、AI 拍摄眼镜、Flyme ,魅族 22 「归航」终极生态
  • DeepMind与牛津大学提出LayerLock:用渐进式层冻结实现高效、无崩溃的自监督视觉表征学习
  • 超越GPT-4o,蚂蚁集团与南洋理工大学提出LaV-CoT:首个语言感知的视觉思维链
  • 为什么说现在所有的 AI Agent,都像 3D 打印机?|AI 上新
  • 召回率达99%,牛津大学等开发AI工具助天文学家快准识别超新星,从亿万星海中秒抓宇宙烟火
  • 用光学生成图像,几乎0耗电,浙大校友一作研究登Nature
  • 告别ROS的繁琐, 易用易学的机器人学习系统: 华为诺亚面向机器人学习的开源Python框架
  • 现货来了!火出圈!钉钉首款AI硬件DingTalk A1正式开售
  • 苹果 iOS 26 今日发布,8 大更新;华为小米宇树入选 MIT「聪明公司 50」;中国核电催更《流浪地球 3》

全球双榜SOTA!明略科技专有大模型 Mano开启GUI智能操作新时代

明略科技的专有 GUI 大模型 Mano 在行业公认的 Mind2Web 和 OSWorld 两大挑战性基准测试中,均取得了创纪录的 SOTA 成绩。通过在线强化学习和训练数据自动采集两大核心创新,Mano 为整个 GUI 智能体领域提供了一套可扩展、可持续进化的新范式。

40.1% 成功率  一次即刷新 GUI 智能体新高度

我们正在把越来越多的时间交给屏幕。有人算过,人一生中耗在手机上的时间接近 9 年;如果你的工作离不开电脑,这个数字只会更高。时间碎片化,注意力也被点击、勾选、复制粘贴这些琐碎操作蚕食。

如果,这些操作都能交给 Agent 呢?点开网页、登录账号、抓取数据、填写表单、提交流程,全程无人值守,你还有理由再手动点鼠标吗?

这背后的市场热度,早已扑面而来。无论是刚落幕的 2025 外滩大会,还是财新亚洲愿景论坛,Agent 都是全场最高频的热词,不少观点认为:

真正有用的 Agent,必须学会使用手机和电脑,像人一样读懂并操作 GUI。

毕竟,你不能靠一句简短的指令就把所有消费记录从大厂数据库里提取出来。

也不能仅凭单一指令完成登录支付宝、微信、淘宝下载账单,并调用 Excel 进行数据清理,完成对过去一年消费习惯分析的操作。

一个只能给出口头建议,却不能替你登录、获取数据的助理,价值注定「骨折」。

在这场 GUI Agent 竞赛中,中美巨头纷纷下场,但成功率低下成了绕不过去的硬伤:眼花缭乱的界面、多变的交互逻辑,让浏览器自动化操作,远比生成一段流畅文字要难得多。

所以,当明略科技带着拥有双榜 SOTA(当前最先进)成绩的 Mano 出场时,就显得格外吸睛。这一成绩不仅让 Mano 成为通用 GUI 智能体的新范式,也意味着自动化边界又被推远了一大步。

图片

OSWorld-Verified 榜单的 Foundation E2E GUI & Specialized Model 评测中取得 SOTA。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Mano 仅在一次运行中就取得了 OSWorld-Verified 榜单的 Foundation E2E GUI & Specialized Model 评测中 40.1% 的成功率,非常令人惊喜。

图片
  • 榜单链接:https://os-world.github.io/

  • 技术报告链接:https://www.mininglamp.com/news/6394/

Mano 登顶双榜

近日,明略科技推出的基于多模态基础模型的网页 GUI 智能体 Mano,凭借其强大的性能,在行业内公认的两大挑战基准 ——Mind2Web 和 OSWorld 上同时刷新纪录,取得当前最佳成绩(SOTA)。

首先,在网页端的 Mind2Web 上,Mano 展示出「看得准、做得成」的核心优势。

Mind2Web 覆盖 137 个网站、2350+ 真实任务,从填写表格到订机票、再到在线购物,应有尽有,旨在考察智能体能否在复杂多变的 DOM 结构里精准找到目标元素,并完成整个操作链。

图片

Mind2Web 覆盖 137 个网站、2350+ 真实任务,从填写表格到订机票、再到在线购物,应有尽有

技术报告显示,Mano 在三个关键指标上,均表现不俗。

图片

在元素精度 (Ele.Acc)和步骤成功率(Step SR)上遥遥领先 —— 两项指标显著超越了所有 SOTA 的方法。这表明它在准确识别和定位界面元素,以及成功执行多步任务的能力上达到了新高度。

Mano 在操作 F1 (Op.F1) 指标上与此前顶尖模型持平甚至略高,这表明它的核心优势并非仅仅来自对操作类型的判断能力,而是能够真正将复杂任务转化为成功的操作序列。

更难的挑战来自桌面端。OSWorld-Verified 涵盖了 369 个跨应用任务,覆盖 10 类应用,包含浏览器,办公软件等多个类型,每一个操作都和真实桌面场景无缝对接,被认为是桌面智能体测评界的「珠峰」。

图片

OSWorld-Verified 作为一个基准测试集,旨在评估模型能否在真实部署场景下完成从头到尾的、复杂的任务链条。

技术报告显示,在 OSWorld-Verified 榜单的 Foundation E2E GUI & Specialized Model 评测中,Mano 直接把成功率拉到 41.6±0.7%,超过同表所列的 qwen、GUI-Owl、opencua 等模型。

图片

在 Max Steps=100 的配置下(Mano Runs=2),其均值达到 41.6,标准差仅 ±0.7;而 UI-TARS-7B 为 27.4±2.2,opencua-32b 在 3 次 Runs 下为 34.8±0.8。

Mano 在均值上提升约 7 个百分点,整体任务通过率有显著提升。

秘笈之一:首提在线强化学习,引领质变

Mano 在 GUI 交互领域首次提出了在线强化学习的训练范式,并推出训练数据自动采集的「探索器」,这两大核心创新为其实现前所未有的图形界面交互性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

Mano 整体框架分为三大部分,探索模块、处理流程以及优化流程。探索模块关注如何获取训练数据,处理流程揭示了 Mano 操作网页或电脑的过程。右侧优化流程是「训练时的优化策略」,通过 SFT、离线强化学习和在线强化学习的三步走,增强模型在动态 GUI 环境中的推理能力、适应性,以及端到端的决策能力。

我们先来唠唠 Mano 制霸的决胜因素之一 —— 领域首创的在线强化学习

自 DeepSeek 横空出世以来,GRPO 已经成为了强化学习黄金范式。这不仅限于大语言模型的范围内,在多种任务领域的智能体模型的训练中都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模型训练大多局限在离线强化学习的范畴,在这种模式下,模型深度依赖于事先收集好的数据集进行训练。通过离线强化学习,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大量历史数据来训练智能体,从而提高模型的推理决策能力,这也是 DeepSeek 验证成功的技术模式。

回到 Mano 的技术框架,其优化流程是一个渐进式的分布策略:

第一阶段,监督微调(SFT),使用来自真实数据和跨多个网站与操作系统的模拟环境的精细处理交互数据,对模型进行全参数的 SFT,得到初始模型 Mano-SFT。

第二阶段,与 DeepSeek 等大模型采用的训练模式类似,Mano 采用离线强化学习,结合 GRPO 方法进行微调,得到中间模型 Mano-Off。

以上两个阶段已经能够实现一个具有强大推理决策能力,具备高效交互能力的高质量模型了。

但在 GUI 交互智能体领域,任务特性决定了模型任何形式的操作都需要与真实的系统交互环境紧密结合,最终都要应用在实际操作系统的真实环境里。

技术团队在实际验证过程中认为,仅通过以上两个阶段的训练,仍然不足以达到具备足够灵活性和适应性的要求。

为此,他们分享道,Mano 模型需要「真正的接入操作系统的真实环境里,需要通过不停地与环境交互,在交互过程中采样到更丰富的真实轨迹来弥补离线训练样本的单一性和稀疏性」

因此,在两阶段训练的模型基础上,他们在 GUI 领域里开创性的提出了在线强化学习的策略,构建了 GUI 领域强化学习的新范式。

简单来说,在线强化学习是强化学习的一种形式。智能体根据当前的状态选择一个行动,然后从环境中获得相应的奖励以及新的状态。这些反馈会被用来更新智能体的策略。

在线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智能体需要在每个时刻都依赖最新数据进行学习,同时不断在探索(尝试新的行动以获取信息)和利用(基于已有知识采取最优行动)之间寻找平衡。

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年 OpenAI 开发的用来玩 Dota 2 的 AI 系统 OpenAI Five ?

图片

这个系统的训练模式就是在真实游戏环境中采取自我对战的模式进行在线学习,智能体不断与自己或多个实例对战,产生新的游戏数据。每场对战都会生成大量的经验,最终战胜职业游戏选手。

这种训练逻辑与 GUI 交互智能体的训练逻辑有异曲同工之妙,Mano 也需要在真实的交互环境中进行不断强化以提高适应性和灵活性。

为此,技术团队建立了一个模拟环境池,让模型能够与真实环境交互,包括浏览器环境(BUA)和桌面环境(CUA)。通过模拟环境,模型能够在「真实交互」中采集更多样化的环境数据,弥补离线轨迹分布稀疏的问题。

技术团队自建模拟环境中部署的在线强化学习,同样基于 GRPO,但使用了更注重实时适应性和动态探索的奖励机制。

在此过程中,智能体通过在线试验收集新的交互数据,这些数据会被循环回流到离线训练阶段进行进一步优化,实现持续改进和迭代更新。

最终得到的 Mano 模型在多样化的 Web GUI 场景中展现出更强的鲁棒性。

众所周知,在线强化学习存在交互时间成本过高和缺乏灵活采样的缺陷。为了降低成本,明略科技的技术团队并没有采用在线交互 + 即时更新的方式,而是采用在线采样 + 离线过滤的方式:

先收集轨迹,再过滤噪声数据,可以动态调节任务难度分布,避免过多失败轨迹导致的学习效率低下问题。

图片

      Mano 中在线强化学习的整体框架

在完整的在线强化学习流程中,Mano 模型与多个并行的 Playwright 实例交互,每个实例对应一个独立的 GUI 环境。

每一步中,模型会获取环境状态与截图,进行推理生成「思考」与「行动」,并在对应环境中执行该动作。该循环会持续,直到任务完成。

同时,系统会记录记忆轨迹,并将完整的交互轨迹导出,用于后续的训练与分析。

消融实验结果显示,增加了在线强化学习的步骤后,模型在 OSWorld-Verified 数据集上的平均分数产生了一个显著的飞跃,相比离线强化学习的模型结果提升了 7.9,达到 41.6

图片

                          在 OSWorld-Verified 上,不同训练阶段的性能对比。

同时,由 SFT 到离线强化学习,再到在线强化学习的三个阶段可以迭代循环,直到在验证集上的性能提升趋于饱和。于是得到 Mano 最终模型。

秘笈之二:智能探索,采集真实环境轨迹

要实现高质量的在线强化学习训练,不仅要求模型具备在真实环境中进行探索和交互的能力,还需要海量的交互轨迹数据作为支撑。Mano 第二大创新正是聚焦于模型数据获取和轨迹采集。

大模型虽然能理解笼统的指令,但在需要复杂、多步骤操作的目标驱动型任务中,它往往无法独立地将大目标分解为具体的执行步骤:

你说:「帮我买一瓶矿泉水。」他反而会问:「我需要先打开哪个网站?然后要搜索什么?点击哪个按钮?」

这时,开发者必须像教小孩一样,手把手地告诉模型每一步该怎么做,极大地增加了开发工作量。

因此,研发人员迫切需要为交互任务构建专用的模型和智能体。而在这一过程中,海量的高质量交互轨迹数据是不可或缺的。过去,这类数据往往需要通过人工构建或标注,成本高、耗时长。明略的技术团队则设计了训练数据自动采集的方法,从根本上提升了数据收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首先,技术团队搭建了一个可扩展的虚拟环境集群,用于模拟多种交互场景。针对每个目标应用,无论是网页 URL 还是桌面软件模块,团队通过大语言模型自动生成目标清单,并对目标进行优先级排序,过滤掉使用频率极低的功能,为后续探索提供明确的上下文指导。

在元素提取方面,团队为网页环境定制了 Chrome 插件「Mano-C」,该插件能够全面提取网页中的交互元素,捕捉其空间坐标与语义属性。

通过系统化的 DOM 树遍历,识别出网页中的可交互元素,并设计了多层级过滤机制,排除视窗外的元素,检查 CSS 属性,剔除不可见元素,并过滤掉极小尺寸的隐形追踪元素。

对于桌面环境,则采用 A11y Tree 解析与 OmniParseV2 协同过滤的方法,确保覆盖更多交互元素,尤其是那些单一方法可能遗漏的元素。

在数据标注方面,技术团队利用大语言模型为每个提取的元素生成语义标签、功能描述及交互类别,形成结构化的语义对齐数据,为后续的训练提供了有效的监督信号。

为了让数据采集更具智能性,他们设计了基于 Prompt 的探索模块,用于智能选择交互元素,并引入显式约束,避免路径循环和冗余分支。

探索过程中,采用深度优先搜索(DFS)策略,最大深度设为 10 层,从而在探索覆盖率和计算效率之间找到平衡。

每个探索状态下,系统会截取截图并保存带注释的交互数据。

完成探索后,团队又设计了一套轨迹评估机制,以筛选出高质量的交互序列。

图片

      自动化引擎架构示意图。 

简而言之,这个自动化的工作流程如同一次网页探索

系统首先会打开不同的网址,识别可点击或输入的元素,并通过插件抓取网页中的交互元素,同时收集该元素的描述及 DOM 信息,并利用大语言模型生成语义对齐数据。

接下来,系统会从这些候选元素中挑选目标,开始逐步探索。整个过程会不断循环,每一步都会检查是否已达到最大探索深度,若未达到,则继续进行探索。

通过这两个核心创新,团队实现了数据采集的循环更新

图片

      数据循环示意图

SOTA 背后,厚积薄发

随着 2025 年 AI Agent 需求的爆发,明略科技依托自研的大模型和独有数据资产,推出商业数据分析智能体 DeepMiner

其核心亮点在于能够获取更完整、实时的数据,为数据分析报告和深度研究提供更有力支持。而这一核心优势背后,正是 Mano 的技术支撑。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 AI Agent(如 Manus、GenSpark)获取数据的方式较为传统,通常依赖平台开发 API 或通过 MCP 协议直接抓取数据,因此,数据来源缺乏独特性和壁垒。

真正的竞争壁垒来自于那些既没有开放 API,又没有 MCP 协议的专业网站。一般来说,这些数据只能通过用户手动登录账户,设置条件后才能获取。

例如,在亚马逊后台,用户需要手动选择最近 30 天的数据、输入关键词、根据流量趋势进行排序,才能筛选出所需数据。

为了能够访问这些其他同类 Agent 无法触及的数据源,Mano 应运而生,成为差异化竞争中的关键角色

而这一通用 GUI 智能体的 SOTA 表现,源于明略科技多年来在多模态大模型和数据智能领域的积淀。

几年前,明略科技便开始构建知识图谱,将「事件」、「时间」、「空间」等要素融入其中,为多模态信息的深度关联和逻辑推理打下了基础。

接着,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明略科技将企业数据转化为可操作的商业洞察,涵盖从营销到运营管理等多个应用场景,推动技术与商业的深度融合。

2024 年,明略科技的超图多模态大语言模型(HMLLM)和 Video-SME 数据集荣获 ACM MM 2024 最佳论文提名,并在脑电图、眼动等非标模态数据处理领域取得显著突破。2025 年推出的 PRE-MAP 模型进一步推动了高分辨率个性化视觉预测。这些学术突破也为 Mano 在 GUI 智能体领域的出色表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作为平台的自动化引擎,Mano 通过拟人化交互精准完成各类复杂网页操作。其核心技术突破在于,通过持续强化学习,Mano 能够自主适应和探索全新的平台与业务流程。这种高度适应性使其能够高效、智能地执行网页操作与数据采集任务,大幅降低传统自动化方案在应对业务变更时的适配与维护成本。

未来,明略科技将继续在数据采集、训练推理整合、验证码处理等领域探索,推动 Mano 在真实应用和端侧部署中的进一步优化,为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