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列表

  • 腾讯王者归来:混元图像3.0登顶LMArena!一手实测全球最强图像AI
  • AI「学不会」竟成相变探针!UCSD华人联手谷歌等,曝光量子纠缠秘密
  • 最新,2025诺奖预测出炉!中国科学家有望拿下化学奖?
  • 奥特曼:感受不到GPT-5变强,是因为你还不够「专业」
  • LSTM之父再出手!xLSTM挑战Transformer:一场关于Scaling Laws的正面交锋
  • NeurIPS 2025 | AI也能做数学建模?本科生携手MM-Agent勇夺美赛全球前2%
  • “移步换景”一试,大模型全乱了:OST-Bench揭示MLLM时空推理短板
  • 微软下架「炉石」等多款游戏;华为云:华为算力效能超英伟达芯片 3 倍;马斯克回应特斯拉机器人打拳:并非遥控
  • 陶哲轩联手GPT-5,1小时攻克数学难题!全程无需编码,OpenAI副总惊呼
  • 1亿签约金抢AI大神?谷歌AI元老劝退全网:别再读博了!
  • 三天逆袭,Sora登顶美榜!15秒大片玩疯奥特曼,全网直呼真假难辨
  • 10个Agent一键组队:并行智能体协作,端到端交付从24h缩减到4h!
  • 首位AI女演员出道!好莱坞「天敌」来了,下一代偶像全是代码制造?
  • 南理工提出FMC-DETR:巧用“频率解耦”,航拍小目标检测精度飙升8.2% AP50
  • 网红挑战特斯拉FSD穿越美国出车祸;小米回应「小米汽车突然自己开走」;Sora 登顶美区苹果商城免费榜
  • 刚刚,Anthropic紧急换帅!新任CTO执掌算力命脉,直面OpenAI千亿赌局
  • Gemini 3.0 Pro内测流出,编程实力惊人!下周上线
  • 刚刚,奥特曼首曝:AI取代CEO后,我想去当农民!
  • 华人主导谷歌SLED,论文登顶会!一键让模型学会自救
  • LeCun考虑辞职!Meta AI百亿豪赌引爆「内战」,逼走首席科学家
  • NeurIPS 2025 | RAD:基于大规模3DGS孪生数字世界的端到端强化学习训练策略
  • 小米 17 系列销量超百万;苹果新产品泄密源头疑为越南工厂;低价版 model Y 现身官网代码|极客早知道
  • 刚刚,这家0产品0模型就估值854亿的公司,终于发布了首款产品!
  • 刚刚,奥特曼亲赴,韩国「举国」投靠!
  • 奥特曼「一张脸」引爆全球狂欢!Sora 2冲上APP榜第三,邀请码炒到1250元
  • 60岁老人AI养生三个月吃进医院!「AI精神病」全球扩散,OpenAI急招医生
  • 一杯咖啡,3亿美金!斯坦福天才少女退学创业,Meta AI大牛排队加入
  • 武大新作MASt3R-Fusion:融合IMU与GNSS,为新一代视觉SLAM注入“多感官”智慧
  • 中科大、清华、快手等发布OpenGPT-4o-Image:为多模态AI打造的“超级燃料”,图像编辑性能提升18%
  • 历史首位,马斯克身家突破 5000 亿美元;王腾注销、清空多个社媒账号;美国演员工会抵制 AI 演员
  • 刚刚,OpenAI Sora 2重磅登场!首个APP上线,或将成为AI时代新TikTok
  • Sora 2全网疯狂实测:以假乱真、脑洞大开、虚实难分|附首个APP教程和邀请码
  • OpenAI和DeepMind大佬离职联手,誓用AI科学家实现室温超导!已融3亿美元
  • 南洋理工联合商汤提出Visual Jigsaw:像玩拼图一样,显著提升多模态大模型的视觉理解力
  • 天津大学联合腾讯提出Wan-Alpha:一键生成高质量透明视频,发丝级抠图不再是梦
  • OpenAI 深夜重磅推出新视频模型和独立 App;英伟达市值突破4.5万亿美元;特斯拉预计推出第三代人形机器人 | 极客早知道
  • 刚刚!软银系创始人4个月打造机器人超级黑马,获2轮近亿元融资
  • 博士生,当代最穷科研民工?Nature最新调查:不涨工资,我们就跑路了
  • Thinking Machines曝LoRA终极指南:10倍学习率,媲美全参微调
  • AI改造出行体验:滴滴的试验能否开启行业范式转变?
  • GPT-5「降智」真相曝光:不是变笨,而是五个超级开关没激活
  • OpenAI 刚刚发布了属于 AI 的抖音,还有 Sora 2
  • YOLO26首份学界评论:端到端无NMS,目标成为边缘设备实时目标检测新标杆
  • DeFacto:用强化学习治愈AI幻觉,让多模态模型“有据可查”
  • NeurIPS 2025 | 清华大学与华为等提出全新正则化方法,破解稀疏视图3DGS“协同适应”难题
  • LoRA到底能否媲美全参?Thinking Machines用实验曲线划出「无悔区」
  • 榜一换人!OCRBench v2九月新榜:揭示多模态大模型文档智能真实水平
  • 把“俄罗斯方块”搬进设计室:物竞天择让振动微型机器人进化得越跑越快
  • DeepSeek V3.2 发布,API 成本减半;特斯拉员工被机器人打伤,索赔 5100 万美元;Claude 新模型登场
  • 谷歌Veo 3论文竟无一作者来自美国!揭秘零样本「看懂」世界
  • 零样本「即插即用」!智源开源RoboBrain-X0,一个基座模型开动不同机器人
  • AI老司机现身重庆!徐峥挑战赛车手,上演「不再囧途」
  • 强化学习之父给LLM判死刑!站队LeCun:我们全搞错了
  • 独家!DeepSeek最新模型上线,全新注意力机制基于北大ACL最佳论文
  • 北京内推 | 快手可灵AI技术部招聘视频生成/数字人方向算法实习生
  • KDD 2025 | 看不见也能控:用“基混杂向量”打穿分布移位,交通预测稳了
  • 4B逼近DeepSeek-R1!Bengio团队「递归聚合」刷新小模型上限
  • 在云栖,我们遇见了最会玩的「AI 原住民」
  • NeurIPS 2025 | UniPixel:首个统一对象指代与分割的像素级推理框架,让大模型看懂每一个像素
  • NeurIPS 2025 | Seg4Diff:无需分割头,揭示并放大扩散Transformer中的涌现分割能力
  • 做 AI 陪伴收获 1000 万用户后,前微信 AI 产品负责人,要重新定义生活里的 AI
  • 透视阿里云产品生态团队:AI 落地的「关键通道」
  • OpenAI「降配门」发酵,偷换模型遭全网实锤;小米 SU7 在日本首秀;苹果内部测试类 ChatGPT 应用|极客早知道

GPT-6或将比GPT-5强10倍!奥特曼揭秘ChatGPT如何诞生



  新智元报道  

编辑:艾伦
【新智元导读】奥特曼在一期访谈中,表示ChatGPT从1到10的艰难过程已过去,接下来从10到100可能会容易很多。除此之外,奥特曼也为我们揭秘了ChatGPT是如何诞生的,以及OpenAI的未来愿景等问题。

一图看透全球大模型!新智元十周年钜献,2025 ASI前沿趋势报告37页首发

奥特曼最近接受了Khosla Ventures的访谈,与Sun Microsystems的创始人Vinod Khosla进行了对谈。

本次访谈的主题是:AI将引领我们走向何方?

在访谈中,二人探讨了人工智能从聊天机器人到AGI的变革之路、人机交互界面的演变,以及AI如何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重新定义谁来构建、学习与创造。

现在的500强
会在下一个10年洗牌

在本次采访中,奥特曼认为,AI浪潮势不可挡的下一个十年中,如今的世界500强企业会经历一波比以往更迅速而惨烈的大洗牌。

未来软件公司的商业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

如果我们正在走向一个任何你想要的软件都可以被即时编写出来的世界——如果你想做什么,你只需在AI聊天机器人里输入点什么,就能得到一个很棒的软件——你不再是去买这家或那家SaaS公司的产品,你只要说运行,然后它就发生了。


这感觉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而且离我们不远了。

奥特曼认为,大多数现有公司都无法足够快速适应这种变化,并将遭受重大损失。

很多工作都不是AI能完全替代的

主持人提问:

我们的观众中有正在构建AI医生、AI治疗师、AI肿瘤学家、AI结构工程师、AI芯片设计师,当然还有AI软件工程师、AI销售、AI营销、AI会计师的创业者,所有这一切今天都在发生。


无论这些公司成功与否,到2035年及以后,在知识领域,有没有AI无法完成至少80%的工作?

奥特曼认为,需要关心他人的工作是不可替代的。

AI教师的能力再强,对学生的激励也比不上一个平庸的人类教师。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与AI共情,人类还是更习惯互相温暖。

奥特曼是这样解释的:

从某种客观意义上说,我从阅读维基百科中学到的东西,比我从任何老师那里学到的都要多。


但是当我想起在我学习过程中的那些关键时刻,都和特定的人有关,他们与我建立了联系,对我产生了兴趣,了解我、关心我,而且我能感觉得到。


是的,其中一些会被与AI的关系所复制,但我认为整件事会比表面上听起来更奇怪、更复杂,也更不均衡。


AI将能够做很多不同的工作,也许是几乎所有工作中的所有部分。


然而,我们会发现,我们与生俱来的生物程序是很难克服的。

此外,奥特曼也提到,AI创业投资者可能已经可以用现在的模型实现了,适合作为副业。

GPT可能会在明年有颠覆性提升

关于这点,主持人的问题是:

从那时起的五年后,也就是从现在起的18个月后,到2026年底,AI的能力从今天到2026年底会有多大的变化?对比我们从ChatGPT时刻到今天的两年半里看到的变化。

奥特曼的原话如此描述:

我不确定该如何从感觉上衡量这个。


我认为从无到有,到ChatGPT的第一个版本,可能是大多数人会感受到的最大的系统性冲击。


因为它就像是,以前完全没有这个东西,现在有了,当然它不是很好,但从0到1的时刻是件大事。


也许我们现在已经从1走到了10,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应该感觉是件更大的事,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感觉并不完全是这样。


也许我们在接下来的18个月里会从10走到100。


但我认为,每个人都已经接受了AGI将会到来,生活还在继续。


AI什么时候可以
自我主导AI研究

在本次采访中,奥特曼认为,这个过程是渐进的。

举个例子,研究员使用Codex,生成了一部分代码,最终被采纳。

研究员会觉得研究100%都是他自己做的,Codex只是助力工具。

然而如果在AI的助力下,研究员的产出成果达到了原来的10倍,这时候AI在工作中的贡献比例是0%还是90%会更合理呢?

Codex不能自主地完成整个工作流程。

这究竟算不算AI主导呢?可能是一笔糊涂账。

主持人也表示,不必去衡量这件事,而应该观察工作新进展的变化速度和加速度。

奥特曼也赞同这个观点:

我认为从现在开始,我们每年在研究前沿的进展都会快得多,因为我们有更好的工具。


所以,无论你称之为AI辅助人类,还是人类辅助AI,或者AI自己做研究,最终效果都会快得多。


不仅仅是算法进程,而是整个供应链,如果AI帮助我们更快地建造数据中心,帮助我们开发新型芯片,包括相当奇特的芯片,速度快得多,我认为这都算在内。


所以,是的,如果你把它看作是一种进展速度,只要AI能以某种方式帮助其加速,你就认为AI参与了部分研究,那么进展就会快得多得多。


投资者不应寻找另一个OpenAI
而应探索全新领域

在本次采访中,奥特曼坦言,如果他是投资者,他现在不会再花任何时间去思考如何投资到另一个OpenAI,而会把全部精力都用来思考下一代会出现的新领域。

太多资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追逐上一批赢家上,作为新入局者,几乎不可能赚到大钱。

下一个万亿级公司不会是另一个AGI研究所,而更可能是AGI作为新技术存在后被建立起来的新领域。

OpenAI的起步阶段,大多数人想投资的是另一个Facebook或另一个加密货币,而不是AI公司。

对于资本支配者而言,更令人激动的是创造了一套新商业体系,所以应该追逐未来,而不是过去就已经行之有效的东西。

ChatGPT是如何诞生的

在本次采访中,奥特曼表示,科技公司的传统是,先创办产品公司,再建设附属的研究所。

而OpenAI是奥特曼知道的唯一的反例。

OpenAI以研究所起家,后续才创办了产品公司。

最开始,奥特曼并没有想去做产品。

是Scaling Laws的发现,以及随之带来的对大量资本的需求,促使奥特曼决定将OpenAI扩展成一家大公司。

大公司需要依赖产品,而此时OpenAI只有GPT-3这个模型。

奥特曼向公司施压,要求搞出一款新产品,但效果并不理想。

Paul Graham的建议影响了奥特曼,让他决定先做一个API。

有了API,相当于把如何利用GPT-3这个难题交给了全世界,集思广益,让大家尽情发动创意,做出足够好的产品。

最终,Jasper利用GPT-3帮助文案写作,迅速成为了唯一的一家GPT-3赛道的独角兽公司。

当时,OpenAI有一个叫做Playground的东西,用户可以在那里测试与GPT-3对话,畅所欲言。

OpenAI发现真的有用户会整天都跟GPT-3对话,发现了其中蕴藏的潜力。

此时,GPT-3.5和RLHF尚未面世。

而OpenAI决定投入在聊天机器人这个方向上了。

OpenAI开始研究如何让用户更容易与模型进行对话,而不需要复杂的Prompt。

有了更好的模型,OpenAI决定推出一个聊天界面。

但与此同时,内部也在担忧,如果只是漫无目的聊天的话,用户会不会无所适从?

除此之外,模型性能不够理想,导致早期的用户留存率很差。

但对于留存下来的用户,他们的使用量随时间增加。

OpenAI甚至因为这些担忧,一度差点中止发布这个聊天界面。

所幸,预览版还是被推出了,用户可以聊任何事情。

奥特曼事后也反思了:哪怕产品用户留存率只有5%,也很不错了,因为默认情况产品留存率会直线下降到零。

OpenAI的未来愿景

「构建一小套产品和一个平台,可以将它与任何其他服务一起使用,成为默认个人AGI」——这是奥特曼对OpenAI的未来愿景。

这个系统会了解你,连接到你,按照你的想法行事。

以传统的聊天界面使用它,可以;

以一种全新方式使用社交产品和娱乐产品,可以;

通过AI Agent和其他工具完成大量工作,可以;

登录其他服务,并把OpenAI提供的智能也带上,可以。

奥特曼希望OpenAI能帮助在未来的新型服务关系中,用AI帮助人类提高生产力、变得更好更快乐、生活更顺畅。

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AI如何避免利益垄断
普惠全人类

主持人提出了一个有点尖锐的核心问题:

「AI应该如何在全球推广,才能避免利益被少数核心圈子垄断,实现更公平、更广泛的使用与收益分配?」

只有少数人懂得这场变革的规模与速度的信息不对称带来了风险,我们需要对策。

针对这个问题,奥特曼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让AI的好处更公平传播,最有效的方式是把工具以免费或低成本交到更多人手里;大众有能力快速学会并使用新技术;


  • 重大AI突破的创造者(如治愈癌症、商业化聚变)应当可以获得巨大回报,但成果应以低价让全社会共享(更便宜的治疗、更低的电价)。


  • 过去几百年的技术史证明,技术扩散通常会带来广泛的全球性收益;


  • 可能出现算力极度稀缺、被资本垄断的风险;需要更「民主」的方式来决定稀缺算力用于解决哪些问题。

总结下来,奥特曼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对于有限的计算资源,首要的解决方案是做大蛋糕,制造更多计算资源,并探索出新的分配机制。

他认为,AI更可能会让世界更加平等而不是加剧分化。

您是否同意奥特曼的观点呢?欢迎参与投票以及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见解。

参考资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NwK-uq16U8
https://www.khoslaventures.com/posts/where-is-ai-taking-us

<br>


    <a class="media_tool_meta meta_primary"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MTA0MTk1MA==&amp;mid=2652632304&amp;idx=1&amp;sn=d9107d5b97eb694e5fcfc7e63902e003&amp;chksm=f0110e4eea5d186ea67822c9505bc99265d7c255c7ea764c3ad021d3d9ba6305e467523bd1b1&amp;scene=0#rd"  target="_blank">文章原文</a>
    <br>




<img alt="" class="" height="1px" src="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www.jintiankansha.me/rss_static/5418/AZWwplnSN8&amp;maxage=1y"  width="1px"></div></div></body></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