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列表

  • 陶哲轩联手ChatGPT!10分钟击碎30年「无理」难题,数学圈炸裂
  • 刚刚,奥特曼官宣ChatGPT「终极OS入口」!8分钟速搭智能体,8亿人狂欢
  • 顿悟不是玄学!港科大清华等联手:撕开推理黑箱,RL让AI像人思考
  • 4万亿帝国接班人浮出水面!苹果不需要另一个库克
  • 刚刚,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量子计算成最大赢家
  • 告别梯度!Evolution Strategies全参微调挑战PPO/GRPO:更稳、更省、更好复现
  • NeurIPS 2025 | 北邮用“图+文”把人物检索拉满:自动合成数据 × 细粒度特征对齐
  • TPAMI 2025 | 电子科大等提出EEMFlow:从事件相机学习高效Meshflow与光流,速度提升30倍
  • OpenAI 与 AMD 签百亿美元协议,后者股价暴涨;特斯拉廉价 Model Y 将于 7 日发布;知名旅行、听歌应用入住 ChatGPT
  • 乔纳森下一个iPhone神话,要黄了?OpenAI秘密AI硬件深陷三重困境
  • 3年手搓ChatGPT!剑桥天才少年在Minecraft游戏中爆火回归
  • 一举击败Claude Code!微软提出代码生成黑科技:一键直出36K行代码
  • 刚刚,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三位得主点燃器官移植希望
  • OpenAI入股AMD,股价暴涨35%!奥特曼左手黄仁勋,右手苏姿丰,通吃全球算力
  • 真实数据、全链路、可复核:GenoMAS打造更可信的基因分析智能体
  • 自进化Agent的第三种可能:隐式记忆,不动模型参数,胜过GRPO
  • NeurIPS 2025 | 高通提出GCL:无需额外数据,通用多模态检索迎来“一统江湖”新范式
  • NeurIPS 2025 | 慕尼黑工业大学提出SIM(3)等变网络:让3D形状补全告别“姿态偏见”,实现跨域泛化
  • 今日迎本世纪「最晚中秋月圆」;雷军:小米17 五天销量破百万;ChatGPT 或添私信聊天功能
  • 腾讯王者归来:混元图像3.0登顶LMArena!一手实测全球最强图像AI
  • AI「学不会」竟成相变探针!UCSD华人联手谷歌等,曝光量子纠缠秘密
  • 最新,2025诺奖预测出炉!中国科学家有望拿下化学奖?
  • 奥特曼:感受不到GPT-5变强,是因为你还不够「专业」
  • GPT-6或将比GPT-5强10倍!奥特曼揭秘ChatGPT如何诞生
  • 宾大提出F³:事件相机迎来“预测性”表征新范式,光流、分割、深度全SOTA!
  • LSTM之父再出手!xLSTM挑战Transformer:一场关于Scaling Laws的正面交锋
  • NeurIPS 2025 | AI也能做数学建模?本科生携手MM-Agent勇夺美赛全球前2%
  • “移步换景”一试,大模型全乱了:OST-Bench揭示MLLM时空推理短板
  • 微软下架「炉石」等多款游戏;华为云:华为算力效能超英伟达芯片 3 倍;马斯克回应特斯拉机器人打拳:并非遥控
  • 陶哲轩联手GPT-5,1小时攻克数学难题!全程无需编码,OpenAI副总惊呼
  • 1亿签约金抢AI大神?谷歌AI元老劝退全网:别再读博了!
  • 三天逆袭,Sora登顶美榜!15秒大片玩疯奥特曼,全网直呼真假难辨
  • 10个Agent一键组队:并行智能体协作,端到端交付从24h缩减到4h!
  • 首位AI女演员出道!好莱坞「天敌」来了,下一代偶像全是代码制造?
  • 南理工提出FMC-DETR:巧用“频率解耦”,航拍小目标检测精度飙升8.2% AP50
  • 网红挑战特斯拉FSD穿越美国出车祸;小米回应「小米汽车突然自己开走」;Sora 登顶美区苹果商城免费榜
  • 刚刚,Anthropic紧急换帅!新任CTO执掌算力命脉,直面OpenAI千亿赌局
  • Gemini 3.0 Pro内测流出,编程实力惊人!下周上线
  • 刚刚,奥特曼首曝:AI取代CEO后,我想去当农民!
  • 华人主导谷歌SLED,论文登顶会!一键让模型学会自救
  • LeCun考虑辞职!Meta AI百亿豪赌引爆「内战」,逼走首席科学家
  • NeurIPS 2025 | RAD:基于大规模3DGS孪生数字世界的端到端强化学习训练策略
  • 小米 17 系列销量超百万;苹果新产品泄密源头疑为越南工厂;低价版 model Y 现身官网代码|极客早知道
  • 刚刚,这家0产品0模型就估值854亿的公司,终于发布了首款产品!
  • 刚刚,奥特曼亲赴,韩国「举国」投靠!
  • 奥特曼「一张脸」引爆全球狂欢!Sora 2冲上APP榜第三,邀请码炒到1250元
  • 60岁老人AI养生三个月吃进医院!「AI精神病」全球扩散,OpenAI急招医生
  • 一杯咖啡,3亿美金!斯坦福天才少女退学创业,Meta AI大牛排队加入
  • 武大新作MASt3R-Fusion:融合IMU与GNSS,为新一代视觉SLAM注入“多感官”智慧
  • 中科大、清华、快手等发布OpenGPT-4o-Image:为多模态AI打造的“超级燃料”,图像编辑性能提升18%
  • 历史首位,马斯克身家突破 5000 亿美元;王腾注销、清空多个社媒账号;美国演员工会抵制 AI 演员
  • 刚刚,OpenAI Sora 2重磅登场!首个APP上线,或将成为AI时代新TikTok
  • Sora 2全网疯狂实测:以假乱真、脑洞大开、虚实难分|附首个APP教程和邀请码
  • OpenAI和DeepMind大佬离职联手,誓用AI科学家实现室温超导!已融3亿美元
  • 天津大学联合腾讯提出Wan-Alpha:一键生成高质量透明视频,发丝级抠图不再是梦
  • 南洋理工联合商汤提出Visual Jigsaw:像玩拼图一样,显著提升多模态大模型的视觉理解力
  • OpenAI 深夜重磅推出新视频模型和独立 App;英伟达市值突破4.5万亿美元;特斯拉预计推出第三代人形机器人 | 极客早知道

MICCAI 2025 | 莱斯大学提出MetaSeg:参数减少90%,元学习隐式网络重塑医学图像分割

CV君 2025-10-07 15:32 江苏

参数量暴降90%,性能媲美U-Net,元学习让隐式网络也能做分割!

最近,来自莱斯大学的研究者们在医学图像分割领域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他们提出了一种名为 MetaSeg 的新框架,巧妙地将元学习(Meta-learning)和隐式神经表示(Implicit Neural Representations, INRs)结合起来,旨在解决当前主流分割模型(如U-Net)参数量庞大、计算资源消耗高的问题。

这项研究成果已被 MICCAI 2025 会议接收,并进行了口头报告。最惊人的是,MetaSeg 在脑部MRI分割任务上,以不到10%的参数量,取得了与U-Net相当的性能。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背景:当隐式神经表示遇到分割难题

在深入了解 MetaSeg 之前,我们先简单聊聊隐式神经表示(INRs)。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压缩”高手,它不是像传统图片那样存储每个像素的RGB值,而是训练一个小型神经网络,让这个网络学会一个坐标到信号(比如颜色、密度)的映射。只要给这个网络一个坐标(x, y),它就能告诉你这个点的颜色是什么。这种方法在三维重建、新视角合成等领域(比如大名鼎鼎的NeRF)取得了巨大成功,因为它能用极少的参数量表达极其复杂的信号。

然而,INRs 有个天生的“缺陷”:它通常是为单个信号(比如一张图片、一个三维场景)“量身定制”的,很难学习到一类数据(比如所有大脑的MRI图像)的共性语义结构。而图像分割恰恰需要模型理解这些共性,比如“这块区域是海马体”,“那块区域是脑干”。因此,直接把标准INR用于分割任务,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另一方面,像 U-Net 这样的卷积神经网络(CNNs)虽然在医学图像分割上是“霸主”,但它们通常参数量巨大,训练和推理都需要消耗大量计算资源,这在许多资源受限的临床环境中是个不小的挑战。

方法:MetaSeg的“元学习”魔法

MetaSeg 的核心思想非常巧妙,它没有强迫INR去直接学习一个通用的分割模型,而是换了一种思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它通过元学习,为INR找到了一个“最佳起点”,使其能够在面对一张新图像时,通过快速的自我调整,迅速掌握分割能力。

具体来说,MetaSeg 的流程分为两步:

  1. 元学习(Meta-learning)阶段:在训练阶段,MetaSeg 使用一个包含图像和对应分割标签的数据集。它的目标不是训练出一个能直接用的模型,而是学习一套最优的INR初始参数(θ∗, ϕ∗)。这套参数就像一个“万能钥匙”的模板,蕴含了脑部MRI图像的通用结构知识。这个INR很特别,它不仅能根据坐标预测像素强度(用于重建图像),还能预测该点的类别标签(用于分割)。

  2. 测试(Test-time)/微调阶段:当遇到一张新的、从未见过的测试图像时,MetaSeg 会加载这套预先学好的“最佳起点”参数。然后,它只根据新图像的像素信息进行快速微调(fit pixels),让INR网络去拟合这张新图像。由于起点非常好,网络不需要从零开始学习。当网络能够很好地重建出原图时(即像素拟合得差不多了),它的分割“技能”也随之被激活,能够准确地输出每个像素的类别标签(get labels)。

上图展示了这个神奇的过程。在微调刚开始时,分割效果还比较粗糙,但仅仅迭代几次(例如2次),Dice分数就迅速飙升到了0.85。随着对图像像素的拟合越来越好,分割精度也越来越高,最终在少量迭代后(如100次)达到最佳。这个过程体现了“拟合像素即可获得标签”的核心思想。

实验:轻量级模型的强大实力

口说无凭,实验为证。MetaSeg 在2D和3D的脑部MRI分割任务上都展示了其强大的竞争力。

从上方的定量比较表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在2D还是3D任务上,MetaSeg 的 Dice 分数都与主流的 U-Net 模型不相上下。但最关键的是它的参数量,MetaSeg-S 版本的参数量仅为0.2M,相比于 U-Net 的2.1M,足足减少了约90%!这意味着更低的内存占用和更快的潜在推理速度。

定性结果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上图展示了 MetaSeg 在2D脑部MRI上对24个不同脑区的精细分割结果。即便是对于形态变化多样的结构,如心室(紫色)、脑干(灰色)和海马体(黄色),MetaSeg 都能给出准确的分割。

在更具挑战性的3D MRI容积分割上,MetaSeg 同样表现出色,能够精确地重建和分割三维脑部结构,与真实标签的吻合度(Dice)达到了0.93。

为什么MetaSeg能成功?

为了探究MetaSeg成功的秘诀,研究者们做了一项非常有趣的实验。他们将MetaSeg学到的特征与标准INR学到的特征进行了PCA可视化对比。

结果一目了然。标准INR学到的特征(右侧)看起来杂乱无章,缺乏明显的结构信息。而MetaSeg学到的特征(左侧)则与解剖结构高度相关:不同的主成分清晰地对应着大脑的不同区域,如内部脑区、心室、大脑皮层等。这说明,通过元学习,MetaSeg的INR被引导去学习对分割任务有意义的、具备语义信息的特征表示。

此外,消融实验也证明了他们提出的联合元学习初始化策略的优越性,显著优于随机初始化或只在图像上进行元学习等其他方案。

CV君认为,MetaSeg为医学图像分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极具潜力的视角。它不仅大大降低了模型的参数量,还展示了INR在处理复杂预测任务上的潜力。这种“学习一个好的起点”的元学习范式,对于处理小样本学习、个性化医疗数据等场景,可能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作者表示将开源了代码,鼓励感兴趣的读者去尝试。

大家对这个方法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