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列表

  • GPT-5王者归来?奥特曼称AI已跨科学门槛,三大学科正迎来实质性突破
  • 老黄押宝「美版DeepSeek」!谷歌天才叛将创业,一夜吸金20亿美元
  • 任意Agent皆可强化学习!微软推出Agent Lightning框架,无需修改任何代码
  • 250份文档投毒,一举攻陷万亿LLM!Anthropic新作紧急预警
  • 和两位 CEO 聊 Sora: 应用层爆发的里程碑事件,创业者的机会来了
  • 新一代短剧人,涌向郑州「淘金」
  • 社交媒体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 东京大学、牛津大学等联合发布VLA万字综述:机器人迈向通用智能的全栈指南
  • U-Bench:U-Net十年“大乱斗”终结者,100个变体、28个数据集的终极对决
  • DeepSeek苦练1T,清华只用5B?InfLLM-V2把稀疏注意力玩明白了
  • 北京/上海内推 | 阶跃星辰招聘RL for AIGC方向算法研究员/实习生
  • EMNLP 2025 | 拨云见日:知识电路分析揭示大语言模型“知识遮蔽”幻觉之源
  • Sora 下载量破 100 万次;国庆中秋假期国内游总花费超过 8000 亿元;智驾多位核心高管离职,蔚来回应|极客早知道
  • 谷歌杀入诺奖神殿,两年三冠五得主!世界TOP3重现贝尔实验室神话
  • OpenAI×英伟达,可能创造了人类史上最大万亿级泡沫
  • H-1B正在筛掉「下一个英伟达」?
  • 全球AI视频大战升级!「中国版Sora」Vidu Q2参考生月底发布,能力对标Sora 2
  • 第二代InfLLM开源,同尺寸快三倍!零参数,可训练稀疏注意力
  • 稳住训练、跑出泛化:STAGE重写「自回归图像生成」的强化学习范式
  • 腾讯推出TRM:让大模型像人类一样批判性思考,从文本依赖到事实正确
  • 马毅团队重磅发布新书:从MCR²到白盒Transformer,重构深度学习的第一性原理
  • Diffusion²来袭:威斯康星大学&华盛顿大学等提出双扩散模型,“回溯历史-预测未来”,破解自动驾驶“鬼探头”难题
  • 北大等提出TrackVLA++:赋予机器人推理与记忆,跟踪成功率飙升12%
  • 把我的第一次日本旅行,完全交给 AI 是什么体验?
  • 英伟达将投资马斯克的 xAI;低价版Model 3/Y 「阉割」智驾功能;微信推出批量撤回信息功能
  • 刚刚,清华物理传奇Yao Shunyu,跳槽谷歌DeepMind!
  • 赚100亿,烧1万亿!OpenAI算力神话:英伟达撒钱、AMD送股、全硅谷陪跑
  • 英伟达垄断AI算力局面或将被颠覆!AMD赌上身家发起决斗,奥特曼窃喜
  • 刚刚,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偷溜进图书馆的少年,改变了世界
  • 小心,AI依赖会让你变笨!吴恩达等专家教你如何正确使用AI
  • 无RLHF,7M小模型反超DeepSeek-R1:三星团队用递归思考取代规模堆叠
  • 告别深度传感器!慕尼黑工业大学提出DropD-SLAM:仅用单目RGB即可实现RGB-D级的SLAM精度
  • IROS 2025 | Waymo与谷歌DeepMind联手提出Drive&Gen:用生成视频评估自动驾驶,虚拟测试更逼真
  • 陶哲轩联手ChatGPT!10分钟击碎30年「无理」难题,数学圈炸裂
  • 刚刚,奥特曼官宣ChatGPT「终极OS入口」!8分钟速搭智能体,8亿人狂欢
  • 顿悟不是玄学!港科大清华等联手:撕开推理黑箱,RL让AI像人思考
  • 4万亿帝国接班人浮出水面!苹果不需要另一个库克
  • 刚刚,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量子计算成最大赢家
  • NeurIPS 2025 | 北邮用“图+文”把人物检索拉满:自动合成数据 × 细粒度特征对齐
  • 告别梯度!Evolution Strategies全参微调挑战PPO/GRPO:更稳、更省、更好复现
  • TPAMI 2025 | 电子科大等提出EEMFlow:从事件相机学习高效Meshflow与光流,速度提升30倍
  • MICCAI 2025 | 莱斯大学提出MetaSeg:参数减少90%,元学习隐式网络重塑医学图像分割
  • OpenAI 与 AMD 签百亿美元协议,后者股价暴涨;特斯拉廉价 Model Y 将于 7 日发布;知名旅行、听歌应用入住 ChatGPT
  • 乔纳森下一个iPhone神话,要黄了?OpenAI秘密AI硬件深陷三重困境
  • 3年手搓ChatGPT!剑桥天才少年在Minecraft游戏中爆火回归
  • 一举击败Claude Code!微软提出代码生成黑科技:一键直出36K行代码
  • 刚刚,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三位得主点燃器官移植希望
  • OpenAI入股AMD,股价暴涨35%!奥特曼左手黄仁勋,右手苏姿丰,通吃全球算力
  • 真实数据、全链路、可复核:GenoMAS打造更可信的基因分析智能体
  • 自进化Agent的第三种可能:隐式记忆,不动模型参数,胜过GRPO
  • NeurIPS 2025 | 高通提出GCL:无需额外数据,通用多模态检索迎来“一统江湖”新范式
  • NeurIPS 2025 | 慕尼黑工业大学提出SIM(3)等变网络:让3D形状补全告别“姿态偏见”,实现跨域泛化
  • 今日迎本世纪「最晚中秋月圆」;雷军:小米17 五天销量破百万;ChatGPT 或添私信聊天功能
  • 腾讯王者归来:混元图像3.0登顶LMArena!一手实测全球最强图像AI
  • AI「学不会」竟成相变探针!UCSD华人联手谷歌等,曝光量子纠缠秘密
  • 最新,2025诺奖预测出炉!中国科学家有望拿下化学奖?
  • 奥特曼:感受不到GPT-5变强,是因为你还不够「专业」
  • GPT-6或将比GPT-5强10倍!奥特曼揭秘ChatGPT如何诞生
  • 宾大提出F³:事件相机迎来“预测性”表征新范式,光流、分割、深度全SOTA!
  • “移步换景”一试,大模型全乱了:OST-Bench揭示MLLM时空推理短板
  • NeurIPS 2025 | AI也能做数学建模?本科生携手MM-Agent勇夺美赛全球前2%
  • LSTM之父再出手!xLSTM挑战Transformer:一场关于Scaling Laws的正面交锋
  • 微软下架「炉石」等多款游戏;华为云:华为算力效能超英伟达芯片 3 倍;马斯克回应特斯拉机器人打拳:并非遥控
  • 陶哲轩联手GPT-5,1小时攻克数学难题!全程无需编码,OpenAI副总惊呼
  • 1亿签约金抢AI大神?谷歌AI元老劝退全网:别再读博了!
  • 三天逆袭,Sora登顶美榜!15秒大片玩疯奥特曼,全网直呼真假难辨
  • 10个Agent一键组队:并行智能体协作,端到端交付从24h缩减到4h!
  • 首位AI女演员出道!好莱坞「天敌」来了,下一代偶像全是代码制造?
  • 南理工提出FMC-DETR:巧用“频率解耦”,航拍小目标检测精度飙升8.2% AP50
  • 网红挑战特斯拉FSD穿越美国出车祸;小米回应「小米汽车突然自己开走」;Sora 登顶美区苹果商城免费榜

13万被引!ImageNet作者苏昊或将加盟复旦



  新智元报道  

编辑:艾伦
【新智元导读】近期,UCSD副教授苏昊将加盟复旦的传言甚嚣尘上。如若成真,复旦乃至中国具身智能的格局或都将产生可观变化。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尚无权威公开信息证实。

一图看透全球大模型!新智元十周年钜献,2025 ASI前沿趋势报告37页首发

这几天,「苏昊将赴复旦任教」的传闻在科研圈里流传,众说纷纭,真真假假,莫衷一是,暂无实锤。

https://www.xiaohongshu.com/explore/68e63be20000000005038f33?xsec_token=ABWt3xwILU1EQDQuhh3Ubw2eGXmrZ0ZQUEpeIyS4vhLmw

https://www.netbig.top/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098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47667438377373706/answer/1957081589340178132

目前,苏昊本人和复旦方面的公开信息尚未披露这一消息。

如果这件事成真,并成功落地,很可能意味着国内人工智能、机器人与具身智能生态的一个新拐点。

从ImageNet缔造者
到具身智能开创者

我们熟知的「ImageNet革命」中,不止一个名字在闪光。苏昊,作为ImageNet项目早期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其科研版图后来在3D视觉与机器人方向延展开来。

他本科就读北航,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最初的研究是语言与符号逻辑的方向。

后来,他在普林斯顿、斯坦福等校深度参与ImageNet的研究工作,从那时起便扎下了「视觉」根基。

博士阶段,他在斯坦福先是师从李飞飞,后又师从Leonidas Guibas,主攻三维视觉与形状理解。

他发表过ShapeNet(大规模三维模型库)、PointNet / PointNet++(点云数据神经网络架构)、PartNet(3D物体部件分解)等一系列在三维视觉领域具有奠基意义的成果。

而当视觉方法逐渐成熟,他又把焦点移向「让机器动」——他率先提出并主导SAPIEN(可泛化的机器人操作模拟器),随后推出ManiSkill平台,让机器人在模拟环境中练习操作技能。

此后,他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并联合创立Hillbot公司,致力于将具身智能、三维生成与模拟器技术商业化。

目前,他的论文被引数已经高达13.3万

到底有没有「落地复旦」的可能

目前,公开渠道并没有确凿证据显示苏昊已正式加入复旦。

复旦方面尚未发布官方聘任通知。

社交媒体与学术圈中,关于「他将被双聘、或将参与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的言论不少,但多属「爆料」性质。

复旦正在推动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建设,希望吸引顶尖人才。

有网友还猜测该研究院可能正为苏昊「预留位置」。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47667438377373706/answer/1957081589340178132

但截至目前,无公开投资公告、无法律文件,也无复旦官方确认。

天眼查等国内投资平台数据也暂未查到Hillbot在国内确切融资记录或与复旦的绑定。

另一方面,苏昊本人目前在UCSD的个人主页仍然更新频繁,继续以「Associate Professor,CTO & Chairman of Hillbot」身份出现。

因此,现阶段应把这件事看作「极有可能但未定」的高规格人才挖角行动,而非已经落定的事实。

若成真,他能为复旦带来什么

苏昊的归来,有可能会撬动一批学生、一座学校、一个方向。

将「具身智能」作为战略方向

国内目前在机器人、模拟器与三维生成方向的高校阵地还较为稀缺。

如果复旦将苏昊及其团队纳入,在这个领域形成「定海神针」级别核心力量,并与已有计算机视觉、自动化、材料、工程背景交叉融合,能快速构建国内在具身智能方向的核心竞争力。

构建国际化科研平台与人才枢纽

苏昊在国际顶级会议、数据库建设、开源平台方面有强影响力(SAPIEN、ManiSkill、ShapeNet等都是国际社区广泛使用的基石)。

他的归来,可能带来一批国际项目、国际合作者和学生,从而加速复旦在该领域的国际化节奏。

企业+学术协同,加快技术落地

苏昊已经开始创业,把仿真与3D生成产业化。

Hillbot官网

若在国内有资源,有可能在校企合作、产业服务、技术孵化等方面打通通道。

这对国内的机器人、智能制造、物流、自动化行业都是潜在推力。

风险与挑战:高期望下的考验

这样一桩顶级人才入职,可能牵涉体制、资源、配套、团队构建等一大串难题:

  • 机制配套:能让他在研究、创业、平台搭建方面有足够的自由度吗?

  • 团队落地:他是否愿意把实验室团队带来?学生怎么办?

  • 资源支持:设备、资金、行政支持能否跟上?

  • 战略定位:复旦要把具身智能作为长期核心方向吗?

苏昊要不要来复旦,目前还不得而知;

但他具备的背景、技能与资源,使他成为国内在具身智能领域最具颠覆潜能的那一类人才之一。

若落地成真,复旦可能成为中国最早拥有「具身智能头部实验室+创业载体」的高校之一。

我们会持续关注,他的归来,能为复旦乃至中国的具身智能带来哪些大变化。

参考资料:
https://cseweb.ucsd.edu/~haosu/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1P8Zu04AAAAJ&hl=zh-CN
https://www.hillbot.ai/

<br>


    <a class="media_tool_meta meta_primary"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MTA0MTk1MA==&amp;mid=2652633307&amp;idx=1&amp;sn=a2d5760abd779b55b4f41edec372207f&amp;chksm=f0aef7705822cc2a323f308fd572abe0c59f8e34d4fddaabd77e1088726e586c5b289de023be&amp;scene=0#rd"  target="_blank">文章原文</a>
    <br>




<img alt="" class="" height="1px" src="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www.jintiankansha.me/rss_static/5418/ybtnQSFaM3&amp;maxage=1y"  width="1px"></div></div></body></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