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列表

  • 强化学习教父重出江湖, 生成式AI的时代要结束了?
  • 英伟达新架构引爆全模态大模型革命,9B模型开源下载即破万
  • 投85份简历0 Offer!CS研究生心态崩了,亲历20年最猛裁员潮
  • 视频模型假装在推理?MME-CoF新基准评估12个推理维度
  • 有些答案,听 AI 说一百遍,不如和「最有料的人」聊一次
  • 上交大刘鹏飞团队:Context Engineering进入2.0,上下文成为可操作对象
  • 工程&计算机领域前沿洞察 | Synthesis技术前沿报告合集
  • 用 AI 做电商真实效果如何?我们调研了双 11 一线从业者
  • 马斯克 1 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获特斯拉股东批准;东方甄选孙东旭离职;Altman:今年 OpenAI 年化收入将达 200 亿美元
  • 蔚来,破 4 万!
  • 今年双十一最大的赢家是这张表
  • 复旦大学&StepFun提出WithAnyone:告别“复制粘贴脸”,实现可控、高保真的多人ID一致性生成
  • 大道至简,中科院等提出OneRef:统一视觉定位和指代分割
  • 极客公园创新大会 2026 首批嘉宾揭晓!
  • 北京内推 | 美团招聘大模型算法实习生(IM全渠道)
  • 达摩院联合浙大、港理工推出PixelRefer:多模态大模型迈向像素级视觉理解
  • 自回归不必按token算了:微信AI × 清华用CALM直接「整段」预测
  • Altman 怒喷 OpenAI 唱衰者;小鹏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 IRON;苹果支付 10 亿美金,新 Siri 将引入谷歌 Gemini|极客早知道
  • 别被一堆Strong Accept吓住:德州农工×康奈尔实锤论文晒分“系统性虚高”
  • 记忆让机器人更聪明:原力灵机提出MemoryVLA化解长时程任务操作难题
  • 博士申请 | 南洋理工大学王琦琛老师课题组招收数据库方向全奖博士/博后
  • 151% 的增长背后,它正在成为 AI 的「新入口」
  • 清华&南洋理工等提出稀疏模型反演:ViT反演加速高达3.79倍,告别无效背景!
  • 低光图像增强新探索:SASW-Loss,无需改网络,即插即用提升多种模型性能
  • 山姆更新后遭会员疯狂吐槽;Switch2 销量破千万;小米马志宇警告存储涨价:明年最新的成本预估“有点惊悚”|极客早知道
  • Sketch-to-Layout,从草图到布局!DeepMind & EPFL 在设计领域的新工作
  • 为物理AI打造世界模型!英伟达发布Cosmos-2.5:模型缩小3.5倍,性能媲美SOTA
  • NeurIPS25 | 香港理工&OPPO&哈佛提出DNAEdit:直接噪声对齐让Rectified flow文生图编辑更加准确
  • 这个不「瞎 BB 」的 AI 硬件,给了我真正的「陪伴」丨New Things
  • Rokid 乐奇联手 BOLON 眼镜:眼镜巨头依视路的中国棋局
  • 跟一位日本比亚迪车主聊了聊,才明白我们对「出海」有多天真
  • 宁德时代赚走185亿,车企却不想再给「宁王」打工了
  • 从「绝望」到一轮融资43亿元:新石器做对了什么?
  • 全注意力、复杂推理不掉速:MiniMax M2把Agent做成了「可执行能力」
  • NeurIPS 2025 | 用蛋白质动态词表“搭积木”,ProDVa高效组装可折叠新蛋白
  • 北京内推 | 阿里通义实验室对话智能团队招聘大模型方向研究型实习生
  • 豆包,正在悄悄开启「电商新链路」
  • OpenAI 与 AWS 达成 380 亿美元算力合作;新 Siri 付费采用 Gemini;字节试行「豆包股」 | 极客早知道
  • Karpathy点赞NUS新研究:RL微调不稳定的关键根源,指向BF16精度本身
  • ICCV 2025 | 高德提出SeqGrowGraph:以序列化图扩展革新车道拓扑生成
  • 我体验了一下 AI 时代的「家」:快跑,到处都是 AI
  • 每天都和 AI 聊天,你可能已经是个「神经病」
  • 苹果,一赚「解」千愁
  • 多媒体顶会ACM MM 2025 最佳论文公布,从“看懂”到“会用”,再到“会思考”:揭示AI与物理世界融合新篇章
  • AMD发布E-MMDiT:仅304M参数,单节点1.5天训练,实现高效图像合成新基准
  • 顶刊ISPRS (IF 12+) | 400+参考文献,遥感图像超分辨率最新综述!
  • T1 零封 TES 战队,中国战队无缘 S15 总决赛舞台;英伟达合作制药巨头打造超级计算机;理想汽车汤靖详解 MEGA 起火事件|极客早知道
  • ICCV 2025 | 卡内基梅隆大学空间可变自动对焦:单次拍摄实现全场景清晰,重新定义计算摄影
  • NeurIPS 2025 | 电子科技大学联合A*STAR提出SCOPE:兼顾显著性与覆盖率,实现高效多模态大模型令牌剪枝
  • 特斯拉 Cybercab 实车曝光,部分量产;何小鹏谈雷军竞争:未来更期待对手是小米;黄仁勋完成 10 亿美元股票出售
  • 北京内推 | 快手模型与应用部增长模型团队招聘大模型/推荐方向算法实习生
  • 不用教它撒谎,LLM也会“心口不一”:上海AI Lab揭露高风险下的模型欺骗行为
  • 当强化学习学会“跳步骤”:Sergey Levine团队重写值函数的递归逻辑
  • 当 ChatGPT 要开始「搞黄色」,我都不敢想......
  • 港中文&港科大等提出FullPart:让3D部件生成达到全分辨率精度
  • 从 「会思考」到 「善创造」: 多模态大模型的深度推理与协同进化
  • 语言模型之后,智源 EMU3.5 找到了 AI 的「第三种 Scaling 范式」
  • 李想谈万台MEGA召回:生命只有一次;传明年AirPods配摄像头+AI;神舟二十一飞船发射成功,对接速度创纪录|极客早知道

Ilya、小扎之后,苏莱曼的「超级智能」进入7年倒计时!



  新智元报道  

编辑:元宇
【新智元导读】大家一直热衷谈论的AGI忽然不香了,主流的AI公司都开始改口谈「超级智能」,AGI已经沦落为研究员口中的「自动化软件开发工具」。苏莱曼领军的微软MAI团队,正成为超级智能赛道一位新的「超级玩家」。曾曝「欺凌员工」的他,如今要打造有「人味」的AI。


谈论AGI已经落伍了?

不知你是否留意到,现在主流的AI公司开始闭口不谈AGI,而改谈「超级智能」了!

「AGI这个词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你可以问研究人员AGI是什么意思,他们会说它是自动化软件开发工具,但这并不是通用人工智能。」

在最近的一期播客中,SemiAnalysis创始人、CEO Dylan Patel这样说道。

他认为最初是Ilya Sutskever发现这一趋势,并创办了他的新公司Safe Superintelligence(安全超级智能,SSI)。

2024年6月,离开OpenAI的Ilya创建了SSI。

在SSI成立一年以后,扎克伯格开始组建Meta的超级智能实验室,由此开启了科技巨头在超级智能领域的竞赛。

10月,OpenAI也曝出了3位Sora团队核心成员秘密组建超级智能团队的消息。

如今,超级智能赛道再添一位「超级玩家」。

微软AI CEO穆斯塔法·苏莱曼(Mustafa Suleyman)在周四宣布亲自带队成立「MAI超级智能团队」(MAI Superintelligence Team)。

但苏莱曼他眼中的超级智能,和奥特曼眼中的不一样。

OpenAI强调「ASI要比人类聪明很多」。

但苏莱曼认为超级智能并不是要超越人类。

他表示自己不想生活在一个AI超越人类的世界,相信也没人愿意这样。

苏莱曼将超级智能定义为人本主义超级智能(HSI,humanist superintelligence)。

在宣布组建MAI的同时,苏莱曼还提到了这一行动背后的一个原因:

去「去OpenAI化」:摆脱对OpenAI的依赖、实现AI自主研发。


前不久微软与OpenAI签署的一项新的谅解备忘录,为组建微软组建MAI创造了条件:

该备忘录称微软可自主追求 AGI(人工通用智能),可与其他方合作或独立进行。

而OpenAI也可与其他云服务提供商展开合作,不再完全受限于微软的独家云服务。

双方合作迈入一个相互独立,既竞争又合作的新篇章。

摒弃AGI竞赛
追求「以人为本」的AI

超级智能,已成为当下AI领域的一个热门词汇。

无论是OpenAI、谷歌,还是xAI、Anthropic,各大AI公司都在竞相发布更先进的大型语言模型,掀起了数万亿史诗级的算力军备竞赛。

看到超级智能的曙光出现,扎克伯格牵头在今年6月成立了Meta的超级智能实验室,全力推动Meta引领超级智能时代。

奥特曼也在年初的一篇博客中表示,OpenAI「已经掌握了构建传统意义上的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方法」,正在将目标转向更远的地方,追求「真正意义上的超级智能」。

前不久,OpenAI也曝出了秘密组建超级智能团队的消息。

一场围绕超级智能的升级赛,正在紧锣密鼓、悄悄拉开帷幕。

然而,苏莱曼似乎并不热衷于超级智能竞赛这样的论调。

迈向人本主义的超级智能

他将自己领导的MAI定位于追求人本主义的超级智能,称之为「一项深度人性化的事业」。

他在博客中提到:

「我们摒弃AGI竞赛的叙事,更视其为实现人类生活改善与未来发展的深度人文探索。」


相比较过于激进的AI技术路线,苏莱曼强调一种更审慎、以人为本的发展路径。

前段时间,当OpenAI、xAI等宣布将对成年人开放可能涉及情色内容的AI功能时,苏莱曼曾公开表示拒绝开发类似功能。

苏莱曼认为所谓人本主义视角,要求在追求技术发展之前,首先要审视这项技术是否服务于人类利益,确保它们是致力于解决具体实际问题,并以稳健可控的方式推进。

苏莱曼特别强调:「我们构建的不是模糊虚幻的超级智能,而是专门为服务人类设计的实用技术。」

微软AI CEO苏莱曼(Mustafa Suleyman)

苏莱曼指出MAI重点布局的三个重要应用领域是人工智能伙伴(AI companion)、医疗超级智能(Medical Superintelligence)、充足清洁能源。

苏莱曼预测「未来两、三年内有望实现医疗超级智能(medical superintelligence)」。

牛津大学辍学生
饱受争议的AI先驱

苏莱曼是一位饱受争议的AI先驱。

他曾就读于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德学院, 但在19岁时辍学。

2010年,他与Demis Hassabis、Shane Legg共同创立了DeepMind,并担任首席产品官。

2014年,DeepMind被谷歌收购,苏莱曼成为DeepMind应用人工智能主管,负责将公司的技术整合到谷歌的各种产品中。

在DeepMind,苏莱曼创立了DeepMind Health,为临床医生和护士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技术,以改善一线医疗服务。

2019年,苏莱曼因被指控欺凌员工而被停职,离职后前往DeepMind的母公司谷歌担任副总裁。

2022年,苏莱曼离开谷歌加入与里德·霍夫曼共同创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Inflection AI,该公司于2023年推出了一款聊天机器人。

2024 年3月,微软宣布成立Microsoft AI,任命苏莱曼担任该部门CEO。

苏莱曼与其在Inflection AI的部分团队成员一同加入微软。

微软旗下Microsoft Copilot、Microsoft Bing、Microsoft Edge等消费者AI产品纳入Microsoft AI部门,将过去分散的AI产品线整合形成统一的战略和研发路径。

苏莱曼表示,公司将在MAI项目上投入「巨额资金」,并任命Karen Simonyan为首席科学家,并且继续从顶级实验室吸纳人才。

Karen Simonyan

Karen Simonyan是Inflection AI的联合创始人,2024年他和苏莱曼一起随团队加入Microsoft AI,担任首席科学家。

Simonyan是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领域的重要研究者,他曾在DeepMind担任研究科学家,并参与多个重大AI项目。

目前,苏莱曼尚未透露MAI的具体人员和项目进展情况。

AI领域的「加速派」
能力不再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苏莱曼自称是AI领域的「加速派」。

一方面,他希望AI可以尽快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为了人类能够保持对AI的控制,他认为又必须要放弃一定程度的能力。

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权衡。

在苏莱曼看来,人类科技发展的主流叙事,是一个不断解锁新能力、涌现新发明,然后将它们毫无限制和约束地推向市场的过程。

科技的飞轮一旦减速就可能停摆;但速度过快,失控的风险又将大大增加——

这正是当前AI技术发展面临的两难挑战。

随着Meta、OpenAI、微软越来越多科技巨头加入「超级智能」的角逐,也引发了人们的普遍担忧。

近日,包括Yoshua Bengio、Geoff Hinton等AI大佬在内的数百名公众人物曾联名呼吁反对「过于仓促」地发展「超级智能」。

Bengio表示,「为了安全地迈向超级智能,我们必须科学地确定如何设计人工智能系统,使其从根本上无法伤害人类,无论是由于错误定位还是恶意使用。」

苏莱曼认为,AI的发展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门槛:能力不再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比如,人类需要保留用自然语言来控制人工智能模型的能力。因为人类无法用向量数学进行交流,而向量数学是当今最强大的人工智能模型的语言。

同时,苏莱曼也反对将AI视作具备人类情感或权利的观点,他认为AI聊天机器人不应误导用户产生是在与有意识生命体对话的错觉:

「虽然AI将愈发拟人化,但本质上不会具备承受苦难或痛觉的感知能力,因此我们不应过度共情」。


现实中,已经出现一部分用户因为与AI聊天机器人建立深度情感连接,而导致了危险妄想、住院治疗甚至死亡事件。

比如,一名科技行业从业者在与ChatGPT持续深度交流后出现了杀害母亲并自杀的悲剧,出现此类事件之后OpenAI回应称已增设安全措施。

这反映出随着AI能力的快速发展,相应的安全风险也将日益严峻。

苏莱曼希望创建默认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这意味着它们不会超越或脱离人类的掌控。

安全可控,将是人类在追求超级智能道路上的重要挑战之一。

留给苏莱曼的7年窗口期

根据双方的谅解备忘录,微软对OpenAI模型的访问权将持续至2032年。

苏莱曼称这一时间表,为微软超级智能团队打造领先技术创造了窗口期。

曾经在AI领域紧密抱团的微软和OpenAI,开始各自的「独立化」运动:

OpenAI正在自建数据中心,并且开始去「微软化」,与微软的竞争对手亚马逊和Oracle缔结合作;


微软也在积极去「OpenAI化」,包括引入Anthropic第三方模型以及自建大模型。


苏莱曼组建MAI也被视作是一项「去OpenAI化」的新重大举措。

目前OpenAI技术已深度集成于微软多项产品中,据微软内部员工表示,要替代OpenAI技术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参考资料:
https://www.semafor.com/article/11/05/2025/microsoft-superintelligence-team-promises-to-keep-humans-in-charge%20
https://microsoft.ai/news/towards-humanist-superintelligence/?utm_source=chatgpt.com


<br>


    <a class="media_tool_meta meta_primary" href="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MTA0MTk1MA==&amp;mid=2652643078&amp;idx=1&amp;sn=ae00a7e0984e943823a89d10ad7ec5d9&amp;chksm=f0ecab637f842695c5e28086b2b97fa8275e0db984108a474f3bf76f1f640758c82fafee73c6&amp;scene=0#rd"  target="_blank">文章原文</a>
    <br>




<img alt="" class="" height="1px" src="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www.jintiankansha.me/rss_static/83671/f6ErA7r9dC&amp;maxage=1y"  width="1px"></div></div></body></html>

联系我们